北大红楼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北京广播电视台提供有声导览服务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08-02 14:11
2021-08-02 14:1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1年8月1日,位于北大红楼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基本陈列“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一、精品展陈 还原历史

一幢红楼,百年沧桑。走进重新布展的北大红楼,958张图片、1357件文物、40件艺术品、13个珍贵影像视频将一个个光辉的历史场景瞬间定格,带领观众走进那个澎湃激昂的年代。

展览分为“经历近代各种力量救亡图存探索的失败 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唤起民族觉醒 构筑新文化运动的中心”“高举爱国旗帜 形成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播撒革命火种 打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阵地”“酝酿和筹建中国共产党 铸就党的主要孕育地之一”“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6个部分,共19个单元,展览面积约8000㎡。

二、有声导览 沉浸式服务

北大红楼自6月29日至7月31日面向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开放,共接待团体参观950余场,共近4万人次,整体运行平稳。为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除讲解员定时讲解外,展馆还开通了扫码收听“北京之声·博物馆”有声导览服务,观众可自带手机耳机扫码收听,体验沉浸式声音服务。

“北京之声·博物馆”有声导览服务由北京广播电视台金牌主持人专业录制,用市民熟悉的声音带来亲切的讲解,解读陈列文物的内涵,引领大家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语音导览内置了专家版、亲子版、外语版多个解说版本,以满足更多群众的到访参观。

北京广播电视台官方音频客户端听听FM正在积极发挥新媒体优势,助力博物馆文化传播,全面提升博物馆整体形象,为博物馆提供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展览更便利、体验更优质的视听服务,并将逐步建立起全市统一的博物馆声音服务体系,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爱上博物馆,从文博中汲取精神力量和智慧滋养,赋能传达给中国乃至世界的参观者。

三、安全便利 防疫更有效

在北大红楼参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纷纷选择用手机扫码的事方式收听声音导览服务。

“疫情防控期间,这种扫码收听的方式不仅更便捷,也更安全。每个参观者用耳机收听导览讲解,互不打扰,也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很不错!”一位来参观的市民对有声导览服务赞不绝口。

友情提示:由于疫情原因,为避免导览设备循环使用的交叉感染风险,纪念馆暂不提供导览设备租用服务。未来,纪念馆将根据疫情防控变化,适时提供此项服务。

目前,“北大红楼”微信公众号已经正式上线,观众可在公众号中进行预约参观。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