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2亿!遵义会议会址里唯一“活着的文物”被更多人看见

在遵义会议会址旁,有一棵树龄过百,身长超过十米的老槐树,它的外形酷似一个大大的“V”字,游客们亲切地称之为“胜利树”。6月18日晚,人民网官方微博推出了“红色云展厅”公益展播活动《遵义会议会址里唯一活着的文物》篇。

破2亿!遵义会议会址里唯一“活着的文物”被更多人看见

来源:综合广播 2021-06-20 18:4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遵义会议会址旁,有一棵树龄过百,身长超过十米的老槐树,它的外形酷似一个大大的“V”字,游客们亲切地称之为“胜利树”。它是遵义会议会址里唯一“活着的文物”。

6月18日晚,人民网官方微博推出了“红色云展厅”公益展播活动《遵义会议会址里唯一活着的文物》篇。6月19日上午,#遵义会议会址里唯一活着的文物#话题成为微博热搜。截至发稿,这条由贵州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制作的短视频,阅读量已经超过2亿,数据仍在不断上升中。

网友纷纷上传与“胜利树”的合影并发表感言:“应该是在给我们比 ,越来越好的喜悦之情,这个转折点,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成就了现在的我们,致敬先辈”、“当年被一同种下的还有革命的种子,小槐树是见证者!”。让文物述说革命历史,也获得了网友的关注和点赞。

点击下图,和全国的网友一起揭开遵义会议会址里唯一“活着的文物”的神秘面纱,并和它一起见证那段峥嵘岁月吧!

  点击图片回看视频

“红色云展厅”公益展播活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切实做好党史教育工作,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人民网、中国传媒大学、奇安信集团联合全国百家红色展馆、数十家省市区广播电视台,共同推出“红色云展厅”公益展播活动。

此项目将充分借助于5G云技术将各地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内容数字化,形成红色媒资库,供广大网友能够将党史移动听,线上学。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