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世界环境日 | 静静的唐河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06-08 09:37
2021-06-08 09:3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昔日波澜壮阔的唐河,从山西省浑源县抢风岭喷勃向东,九曲蜿蜒,以平均12立方米每秒的流量一路清波翻滚,在大西洋水库向南划一个弧线,流经涞源县、穿过唐县、顺平县、定州市、望都县、清苑县,在河北省安新县汇入白洋淀。而今河床裸露,唐河沿途无数的采砂坑顺流连续分布,满目疮痍,触目惊心,有的坑深达10~15米,宽度 500~850米,下游河道逾窄,白沙覆盖,几近断流。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呼声中,唐河在经历着怎么样的蜕变之痛?近日,记者从唐河西阪村出发,溯源而上,到达唐县西城子河段,一探究竟。

一.老高和他的唐河彩玉

IMG_256

黎明时分,高大伟也早早地起来了。今天,他的目的地是西城子大桥,从定州家里出发需要半个小时到达。

站在西城子大桥上极目远望,大大小小的石头洒落在唐河的这段河道,高大伟即将在这里开启他的寻宝之旅。

唐河,发源于山西省浑源县抢风岭,流经涞源县、唐县、顺平县、定州市、望都县、清苑县,在河北省安新县汇入白洋淀。

唐河彩玉石主产于唐河流域一带,其原岩出露于太行山北端。中生代时期,发生强烈的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活动,这使得白石山地区原有的岩石发生不同程度的变质作用,岩石遭受不同期次的接触蚀变作用,有硅化、大理石化、透闪石化等多种矿化蚀变现象。

这些五颜六色的奇石被称为“唐河彩石”或“唐河玉”。

5月底的北方,早晨的太阳还比较温软,捡石的人陆续集结,近两年通常来说不会收获太大的惊喜,但人们总是乐意把时间花费在这里。

两个小时后,高大伟要返回定州他所经营的唐彩玉店里。

近20年来,石头既是他最大的爱好,也是长久的事业。2004年他开始对唐河彩玉感兴趣,加入了捡石的队伍,直到3年之后才有了第一单成交。经他手的玉石,大大小小有上万件,其中不少经典唐河彩玉还获得了全国各种奖项。

受疫情影响,高大伟的唐彩玉的生意也进入了低迷期,但门店尚能维持。

突然变得闲适后,60岁的高大伟也没有改变捡石的习惯,除了西城子大桥,他也和石友们去附近采矿坑找玉石。

唐河沿途无数的采砂坑顺流连续分布,有的坑深达10~15米,宽度 500~850米,正是这无数的矿坑,使上游的水很难流至下游河道。

老高和他的石友们,以及众多淘宝者并不知道,就是这些矿坑,或者成了下游河道断流和淤堵的最大隐患。

二.西阪村的憧憬

IMG_257

从西城子顺流婉蜒而下,到达距此30公里之外的定州市西阪村、东阪村后,河道收窄,清澈的水流静静地流淌,远远看去像一条幽绿的缎带,被漫不经心地抛在了白沙之上。

碧空万里,大片的河床白沙裸露,初夏的中午天气变得炎热,但依然有人踏着松软的白沙去往水边。

远处,河滩的树林里一群白色绵羊在低头吃草。路边的树荫下,几位守河志愿老人在歇息,讲起唐河的历史,他们能滔滔不绝地传颂关于唐河河神、东阪村龟神庙的故事。

“以前夏天,村子里的人都来这里游泳避暑,水就漫到岸边来了,有时会淹没大片田地。水流一漫过了岸,传说中的河神就从上游奔赴下游,时而水下,时而水上踩着河里游泳人的头就来了……”

西阪村和东阪村相邻,处于西阪村下游的东阪村地势较低。过去的夏天雨季,湍急的水流呼啸而至,仿佛要毁灭沿岸的村落,但到了东阪村总是向北绕道而行。东阪村无数次化险为夷,人们说,这里有个老龟在保佑,于是建了龟神庙来供奉龟神,至今还有东阪村民去庙里祈求庇护。

唐河河道几经变化,但向东奔流而去。而唐河为何一年四季却在泛区、断流、淤堵、水流变窄之间反复循环?究其原因,有四。

生态环境差。由于受上游西大洋水库的控制,唐河一般年份并没有明流,风起风沙肆虐,风落满河浮尘,生态环境差。

采矿过度,沙坑蓄水。唐河在定州市境内长度 40.5公里,自曲阳县界至庄头村段沙坑巨大,坑深 10~15米,上开口宽 500~850米,上游补的水大部分存蓄在沙坑,很难流至下游河道。

砂层深厚,无益存水保水。自庄头村至东市邑,长达17公里的河道常年无生态基流,即便有水,由于唐河沿途砂层深厚,存水保水也是现实问题。

沙化淤堵。因为河堤垮塌,有时夏季田地被淹10多米开外,冬天北风呼啸,河岸便日趋沙化。大量的泥沙在夏季水流加大时被挟裹进河水中,长久以往,河道日渐淤堵。

西阪村的村民大部分都搬到河南边的新村。留在河北的一些老人,志愿参与守河。为了保护唐河河流生态,也更多寄托他们对未来唐河的一份责任。看着正在河道旁施工的车辆,老人们对眼前的唐河充满了憧憬。

“这次大修复之后,再也不用担心河水淤堵断流了。” "等到河岸修了水沟、绿化带、风景区,我们这里就成景区了。"“北京的人可以来这里一日游了,村里说不定可以开民宿了。”

三. 吹响唐河生态平衡的序曲

IMG_258

近些年,定州市区已发展至唐河沿岸,唐河本应为城市发展增光添彩,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人民的生活工作提供休憩空间。现状是河道干涸,垃圾散落,阻碍城市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

为了深化白洋淀上游河道综合整治,打造唐河生态平衡空间,修复和改善唐河周边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同时跟上京津冀协同发展步伐,2021年,河北省定州市唐河流域综合治理PPP项目启动。

项目位于河北省定州市,全长29公里,由铁建发展组成的联合体作为社会资本方和定州市人民政府授权出资代表组建项目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唐河生态水系中长约22公里范围内的管道引水、疏浚河槽、开挖生态槽和唐河沿岸全长29公里的流域生态治理工程。该项目的实施将深化白洋淀上游河道综合整治,打造唐河生态廊道,修复改善两岸生态环境。

定州市唐城村的来德茂老人今年78岁了,回忆起小时候的唐河“可以坐船收庄稼,我们村在河南边,庄稼地在河北边,那个时候的水好啊,夏天的时候在水里游泳、捕鱼捉虾”。

IMG_259

负重之下保生态,唐河蜿蜒入白洋淀,绿色发展理念的树立和践行,唐河流域综合治理PPP项目的启动,让西阪村村民的眼睛里重新焕发光彩。

他们盼望着清淤疏浚,唐河被建设成为定州的最美景观,到那时打造出的不是定州蓝绿景观带,而是西阪村的后花园。

唐河静静流淌,也在等待她的新时代的到来……

唐河生态廊道正在修复,这绝非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枝独秀。

中铁建发展集团成立一年来,在水处理和水环境综合治理领域围绕“厂、网、河一体化”,综合治理发展模式,投资、建设、运营了多个重大生态环保项目。

1.河南范县范水生态保持与综合提升工程PPP项目

河南省范县白衣阁乡与颜村铺乡境内全长约13公里,规划面积约480公顷,项目总投资167693.74万元,合作期15年。建设内容为:河道整治工程,截污及中水补水工程,生态修复与景观提升工程。

2.日照东港区生态旅游精致城市及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

日照市东港区生态旅游精致城市及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位于山东省日照市,总投资16.08亿元,项目合作期20年,涵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城市水环境治理、城市驿站及老旧小区改造配套项目、公共停车场等多项内容。该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改善东港区路网建设,提高城市生态旅游整体质量,增强城市人文气息,缓解城市停车难题,开拓城市发展空间,为日照市产业发展增添活力。

3.山西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综合污水处理及再利用项目

山西合成生物产业智慧园水处理及再利用EPC项目,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是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示范性工程-山西合成生物产业智慧园的配套服务项目,是全国投资规模最大的工业园区污水处理项目,总造价21.38亿,其日处理规模可达14.4万吨。该项目采用了行业内技术难度较高的分盐工艺,其污水处理规模在全国同类工业园区中最大,执行全国园区污水处理的最高标准,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当前国内最大设计分盐量的工业废水处理项目,实现污水零排放、资源化。

4.广东河源市东源县城乡基础环境综合提升工程项目

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城乡基础环境综合提升工程项目,位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境内,项目静态投资额为409240.00万元,采用“投融资+设计施工总承包+运维服务”(投资人+EPC+O)模式实施。该项目为中国铁建首次采用农田指标收益作为项目投资回报,即通过省内交易土地整治形成生水田指标产生的收益用于项目建设,改变了传统投资项目依赖政府财政收入的单一模式,在保障收益的同时为政府财政“减负”,实现政企双方共赢。项目建成后,可为当地提供1.5万亩耕地,能够有效缓解后备耕地资源不足、保障粮食安全,保护香港、深圳水源地—东江水源、保障城镇供水安全,对消除灾害隐患、提升当地环境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5.天津市场张贵庄污水处理PPP项目

天津市张贵庄污水处理PPP项目,位于天津东丽区,总投资达30亿元。其中一期工程采取TOT的模式,运营期30年;二期工程采取BOT的模式,运营期28年。项目建成后具备45 万 m3/d 污水处理能力、600t/d 污泥处置能力,以及 2 万 m3/d 应急处理能力。整个项目服务航空城、新立街、军粮城街、东丽开发区、民航大学、海河中游段、空港、华明镇等区域,面积共计 24179 公顷。张贵庄污水处理厂项目投资额大,污水处理规模和污泥处理规模大,服务区域广,是天津市总体规划和天津市“水十条”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项关系天津市城市发展和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工程,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改进北塘排污河、永定新河及渤海大沽口近海的水环境,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市民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