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湘潭昭山文化产业园高质量发展纪实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05-28 16:34
2021-05-28 16:3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勇立潮头敢为先 乘风破浪正当时

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湘潭昭山文化产业园高质量发展纪实

昭山祥云 曾祥平摄

近日,由湘潭昭山文化产业园与湖湘文化产业研究院联合举办的“乡村旅游‘约绘绿心’湘潭昭山文化产业园招商推介会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昭山镇七星村顺利举行,吸引了省内外近百家著名文化企业代表参加。会上,“约绘绿心”彩绘征集项目的启动得到现场嘉宾的认可和好评,大家一致认为,以彩绘带动乡村旅游,点燃乡村振兴,是园区推动产业融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也进一步推动着园区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湘潭昭山文化产业园成立于2010年,于2017年获得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资格,2020年正式通过评审,荣膺“国家级”。10年栉风沐雨,园区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以“文旅”为主导,“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完整产业生态圈。2020年,园区实现文化产业营收近10亿元,年均增速50%,规模以上文化企业26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3家,园区影响力不断提升,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品牌形象进一步彰显。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无数成功与失败经验的积累,是园区对于高质量发展追求的积极探索,推动着园区在发展之路上披荆斩棘、持续前行。

昭山文化产业园办公大楼

党建引领 园区树起“旗帜效应”

在蒿塘村贫困户彭灿家里,昭山文产公司党支部一行,正在跟彭灿进行热心交流。10年前,彭灿因车祸致残,失去劳动能力,园区党支部了解到情况后,从生活和心理上给与彭灿帮助和支持。在园区,像彭灿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一直是重点帮扶对象。

近年来,园区始终坚持以党建为核心,作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在园区党支部的带领下,广大党员干部奔走在脱贫攻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考验的一线。在脱贫攻坚战中,昭山文产公司党支部积极组织开展一对一精准定向扶贫,并带动园区企业以物资慰问、岗位提供等方式全面参与扶贫工作。园区成立了湘潭市首个“网店党支部”—长株潭大市场网店党支部,以电商模式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支部联合旗下电商企业与园区乡镇农户合作开发“昭山有礼”等具有地域特色、创意内涵的文创产品,注册文化产品商标64个,同时积极推动电商兴农,搭建有效的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为乡镇农户增收,目前月销售额达到数万元。为促进园区企业和平台之间的交流,园区“两新”党委定期举办“绿心品读会”“沙龙座谈”等党建交流活动,建立园区交流平台,实现企业间的资源共享。园区企业三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屋顶兄弟文化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一场沙龙结识,在互相了解后联合成立了湖南艺趣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在影视节目制作、文化艺术交流等领域开展合作,类似于三咖和屋顶兄弟这样的案例,在园区还有很多。企业间良好的资源共享和合作关系,也进一步奠定了园区产业生态内循环的基础。

长株潭大市场网店党支部组织开展电商培训

理念创新 园区打造“激活效应”

为更加贴合企业需求,稳固企业发展,今年4月,园区组织开展了各平台和企业政策意见建议调查,《湘潭昭山文化产业园发展奖励办法》将根据反馈意见进行新一轮的调整。实时更新、全面为企的政策机制,得到了园区企业的点赞好评。

机制体制上的创新,一直是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不同于多数园区及地方的集中式统一管理,在体制管理上,园区创新性构建了“管委会+公司”的运营管理模式,做到科学分工、高效管理。园区管委会主要做好各层级间的协调对接,解决园区企业发展过程中资金、土地、行政审批等重大事项;湘潭昭山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则负责日常运营、项目引进、品牌提升等日常精细化工作。两者相互协作管理,共同保障园区项目、企业的稳步运营。

湖湘文化产业研究院主办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近日,“岳塘经济开发区新Logo评审会”由湖湘文化产业研究院主持举行,邀请到研究院部分专家组成评委会对近200件投稿作品进行评审。随着内部结构的不断完善和成熟,湖湘文化产业研究院市场化运作逐步走向正轨。

“湖湘文化产业研究院是省内有名的‘文产智库’,坚持经世致用、智慧赋能、项目为王、服务为本的理念,致力以湖湘文化精神,助力湖湘文化产业发展。”湖湘文化产业研究院理事长尹奇军如是说。

作为园区重点打造的高端文化产业智库,也是迄今为止湖南省首个文化产业专家智库,湖湘文化产业研究院的成立是园区创新思维的重要举措。研究院通过联合国内多所知名高校,引进业内专家,以湖湘文化精神开展湖湘文化产业研究,为区域内产业发展规划、重大项目整体立项和运营、文化产业发展把脉问诊、重大资源导入和品牌规划等提供高端智慧支撑,为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提供了稳固的保障。成立2年来,类似于“评审会”的项目和活动,研究院已开展了数十场,在推动园区项目和产业发展上,起到了特别的作用。

品牌助力 园区提升“IP效应”

今年1月,一场“创享昭山·湘邀天下”品牌推介会,打响了园区“国家级”的品牌。近些年来,园区通过重点项目打造和品牌活动宣传,不断提升园区知名度及影响力,成功塑造了“国家级”园区新名片。

最美七星村的入口,有袁隆平先生亲手题写的“醉美七星村欢迎您”几个大字。这个季节,村子里来往游客络绎不绝,大都冲着乡村慢生活和农庄里地道的农家菜而来。“非常感谢政府对七星村的建设和改造,以前基本上收入都靠外出打工,现在好了,每天都有客人来七星村游玩,店里的桌席也是早早就被预定,收入也比以前要高的多。现在村里的农户,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好几个台阶。”七星村食景天农庄老板说。

袁隆平为七星村题字

拥有十里银沙的城市海景水上乐园,四季花海的盘龙大观园,户外露营野趣横生的途居昭山国际房车露营地等等,吸引了长株潭周边、省内外游客前来,年游客量达100万人次,山市晴岚文旅小镇、机车摩旅文化馆等项目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设。

第二届芒果音乐节

近几年来,园区多次承办国际国内大型赛事及活动,第五届中国(湘潭)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在全国引起轰动,携手湖南广电连续打造两届芒果音乐节,作为全国首例“水上音乐节”,吸引了数十万人前来;湘潭市摩旅文化节到今年已是第三届,成为全国各地机车爱好者的盛宴;先后主办或协办了湘潭动漫嘉年华暨首届旅游节、湘潭市森林旗袍节、“水墨衡湘”书画展、文创产业发展论坛、清凉水上瑜伽、湖南省两届沙滩健身健美大赛等系列活动,园区影响力、知名度显著提升,国家级IP逐步形成。

服务为本 园区形成“凝聚效应”

园区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服务,搭建了专业的中小微文化企业创业孵化平台“绿心文创谷”和“昭山国际创意港”,引进专业运营团队操作管理,中小微企业入驻170多家,囊括了文化科技、文化艺术、文化健康、影视制作、文化教育、文化创意等多领域文化企业。目前两大平台均发展成为“省、市两级众创空间”,绿心文创谷更于2020年获评“湘潭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称号。

  省级众创空间、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绿心文创谷

绿心文创谷多功能路演厅内,一场人力资源培训正在专业导师的讲解下进行。类似于这样的企业培训活动,绿心文创谷一年会举办10-15场,这也是绿心文创谷高效创业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据了解,平台从创业场地、创业辅导、项目预孵化、企业培训、共享技术、信息咨询与统计、项目申报、人才引进、融资对接、公共设施十项“保姆式”服务出发,通过讲座、沙龙、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精准服务于园区中小微文化企业,提升企业创业能力,全方位保障企业稳步发展和成长。

湘潭昭山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肖青表示:“放眼“十四五”,园区将持续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文化”为核心产业发展要素,推进文化与艺术、科技、旅游、健康等产业的有机融合发展,结合乡村振兴、文化旅游发展契机,进一步构建完整的文化产业生态链,加快园区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将园区打造成国内知名的文化产业聚集地,打响“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品牌名片。”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