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森林联合江南大学成立减糖健康研究院 共同探讨减糖解决方案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05-21 09:23
2021-05-21 09:2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时值第七届全民营养周,全国各地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和国民营养计划,以全面提升全民营养健康素养。

5月20日,元气森林与江南大学共同宣布组建“江南大学-元气森林减糖健康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对减糖健康做专门研究。研究院成立后,双方将以健康低糖的生活理念倡导及相关研究成果,助力全民健康加速实现。

元气森林与江南大学的首次破壁合作,成立首个减糖健康研究院引发了行业关注,这不仅仅是因为消费者对降糖减糖生活的关注与重视,更因为这是减糖产品企业与“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间重量级的产、学、研融合,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大大缩短从理论研究成果到市场普及的时效,以市场的力量直接推动减糖生活的普及。

  (图:元气森林团队与江南大学团队)

必要性和全局性:国家战略与消费者的追求

国务院2020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中国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率已超过50%,其中超过16%为肥胖人群,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肥胖和超重人数最多的国家。随着《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发布,政府倡导合理膳食行动,重点鼓励全社会减盐、减油、减糖的“三减”生活方式,提倡选择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代替蔗糖生产的食品和饮料,我国代糖市场的发展将加速前进,健康管理也由此在我国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

尤其是在疫情之后,人们的健康意识、健康消费意愿持续提升,更多人开始关注自己的饮食和生活方式,过起了减糖、减油、减脂的健康生活。以大众对无糖饮料的旺盛需求为例:《2020-2024年中国无糖饮料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无糖饮料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已有近6成消费者购买过无糖饮料,足见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迫切需求。

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意见》指出,要贯彻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强化政府、社会、个人责任,加快推动卫生健康工作理念、服务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延长健康寿命,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奠定坚实基础。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吴敬教授介绍,合理膳食是健康的基础。针对一般人群、特定人群和家庭,聚焦食堂、餐厅等场所,加强营养和膳食指导。鼓励全社会参与减盐、减油、减糖,研究完善盐、油、糖包装标准。由于日常消费中,饮料、零食等含有大量糖分,是食入糖的主要来源,因此如何降低这一部分的糖含量,并保持良好的口感,对于落实《意见》具有重要作用。

(图:左:元气森林研究院院长王雪刚;右: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吴敬教授)

操作性和前瞻性:增加健康产品供给推动减糖生活方式普及

关于如何维护全民健康,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已给出建议,提出鼓励企业研发生产符合健康需求的产品,增加健康产品供给。

作为推动全民减糖的重要企业力量,元气森林主打“0糖、0脂、0卡”产品理念,目前已形成气泡水、乳茶、燃茶、微气泡果汁等多种产品,产品已覆盖全国超30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至美国、新西兰、新加坡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2016年成立到成为无糖市场的引领者,元气森林在短短5年的时间里刷新了很多市场认知,不仅仅是因为元气森林愿意花费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并尊重消费者核心需求、探索产品配方、原料、口味的最佳配比,还因为元气森林愿意颠覆传统,在研发和自建工厂上投入大量物力、财力。消息称,元气森林今年的研发费用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3倍。从去年7月到今年5月,元气森林已经有4座自有工厂相继落地,投入生产。

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吴敬教授表示,江南大学和元气森林共同建立减糖健康研究院,可以开发更多低GI的功能糖产品,并进行功能评价及产品开发研究,使大众消费者真正能够使用到这些产品。元气森林研究院院长王雪刚介绍,江南大学—元气森林减糖健康研究院将会在无糖健康食品开发、生产、销售以及人才培养、科研攻关等多方面展开合作。

随着元气森林将研究院与糖相关的科研成果运用到产品中,市场预计又将迎来一股“减糖”热潮,元气森林的产品大年,值得期待一下。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