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水”不香吗?为什么她一定要喝品光山泉?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05-19 09:25
2021-05-19 09:2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一般的人不懂喝水,懂喝水的人不一般! 水的好坏对人体十分重要,生命的新陈代谢、系统平衡、消化吸收、血液循环、营养输送、体温调节,每一个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喝水喝对了,不仅可以健康,也能起到皮肤好,更显年轻的作用。美国著名医学博士在《水是最好的药》这本书里面告诉我们,很多慢性疾病的病因仅仅是因为身体缺水了。

很多人发现,最近,家里讲品味,重内涵的“她”,开始要喝新鲜的品光山泉水,这是为什么?市场上水品牌千千万,新鲜山泉水的概念还是从品光山泉开始。纯天然,限量,新鲜,永远是奢侈的代表。品光山泉,刚进入市场就被广大的高端人士追捧。

品光山泉的会员,一布旗袍的创始人王女士在她的工作室以品光山泉待客。她说,喝茶待客使用最上等的新鲜山泉,这是对贵宾们最大的敬意。

古人选水,山泉为上

山泉水,从古至今,山泉水就为文人士大夫阶层所追捧。陆羽茶经讲“山水为上,江水中,井水下。” 宋徽宗讲“石中泉为佳,清而甘,砂中泉清而冽,土中泉淡而白。流于黄石为佳,泄出青石无用。”

山泉水是流经无污染之山区, 经过山体自净化作用而形成的天然饮用水。水源在地表或在地表浅层中流动, 层层滤净与流动的同时, 也溶入了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成分, 虽然矿物质的含量不如天然矿泉水有严格要求, 但比起经过深度浄化的纯净水或从天然湖库取得的地表水, 以及自来水等, 有益微量成分更高。

山泉水对于人体健康的好处多多。比如,水中的钾、钙、镁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须的;偏硅酸有助于骨的钙化,促进生长发育;天然山泉水极易被人体所摄取,是一种全面完整的矿物质营养源;天然山泉水对重金属、细菌、有机物及气味具有吸附性。

以“品光山泉”的山泉水为例,其水源来自山水神秀,佛宗道源天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源地位于800米以上无工业农业的森林。水质清冽甘甜,醇厚绵柔。青山秀水环绕中,当地村民多健康长寿,八、九十多岁还下田干活的比比皆是。

新鲜活水,喝出健康

山泉水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唯有在新鲜活性的时候才能更好的被吸收。

有研究表明,刚被提取的,处于经常运动、撞击状态的深井水,每升仅含亚硝酸盐0.017毫克。但在室温下储存3天,就会增加到0.914毫克。众所周知,亚硝酸盐可进一步转换为强致癌物亚硝胺。

品光山泉水质柔软,味道甘甜清冽,醇厚柔滑。经资深茶人士品鉴,配茶使茶汤口感更柔滑甘甜,能使好茶舌灿莲花,光色曜日。同时品光山泉特别适合孩子,老人,宠物饮用。 天然新鲜活性小分子团水,弱碱性,低钠水的特征尤其满足老人,母婴,以及宠物对软水的需求。

而“品光山泉”的山泉水,与长期存放的桶装或瓶装水完全不同。在创业之初就把战略重点放在保证新鲜上。它从天然山泉水源地取水,会员制配送,保证把14天内新鲜活水。从高山直接运到会员客户府邸,只为让您尝到那一口“新鲜”。

玻璃包装,绿色环保

人类发明了塑料,为生活带来种种便利,而难以降解的塑料制品也为地球生物们带去了种种灾难。目前已经有科学家在人类的粪便里,发现了塑料微粒。

人类每年摄入74000至121000粒塑料颗粒,已是赤裸裸的现实,所有你接触过的塑料制品,其塑料微粒们都排队等着进入你的身体。所以,对于只能买到塑料瓶装矿泉水的我们,也要担心下是不是会因此摄入过多的塑料微粒。

品光山泉的包装使用的是可回收的5L玻璃瓶。玻璃瓶不含塑化剂,安全健康。 且能保证水质的最佳味道。据了解,为了坚持玻璃瓶包装,品光山泉付出了更高的订做费用,更多的时间成本。为的是让广大客户享有更健康高端的饮水品质,同时也善待我们的地球母亲,让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品光山泉 只献给最懂喝水的你

花容月貌来自内在健康,内在健康,要从饮水开始!品光山泉不添加任何人工矿物质,坚持水源地建厂,水源地灌装,为客户献上真正新鲜,健康的山泉水。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闻名的天台山水源,自然造化,浸润万物,也必能滋养最懂喝水的你。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