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最美初心”,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05-06 16:56
2021-05-06 16:5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春光无限好,“ 五一”出游正当时。今年“五一”假期 ,民众旅游探亲需求强劲复苏、集中释放,机票、门票、酒店等预订量已显著超过2020年同期,全国客流量将达2.5亿人次,全国道路交通将出现假日出行高峰。针对五一假期旅客出行需求上升的趋势, 为保障游客畅快出行,多地铁路部门增开临时旅客列车 。

铁路部门增开临时旅客列车 ,提升运力是满足人们“刚需”出行的必要之举。由于春节疫情影响,许多人选择就地过年,“五一”小长假就成为民众“补偿式出行”最佳时机。“五一” 期间, 客流以旅游、探亲为主,出行时间相对集中,铁路出行,特别是高铁,具有安全、快捷、舒适 的优势,受到广大旅客青睐,坐着高铁看中国,寻找内心深处的诗和远方,俨然成为一种常态。

良好的乘车体验和宾至如归的服务让人们纷纷选择铁路出游。为了保证旅客出行需求,铁路推出多项亲民服务, 如电子客票通行, 凭借身份证可完成进、出站、检票;12306网站候补购票,自动识别购票人年龄,对60周以上老人优先安排下铺;线下和线上都可改签乘车当日24点前其他列车的车票等等。在五一假期,铁路部门开通多列高铁旅游列车,比如沈阳铁路组织开行丹东方向的高铁旅游列车, 让旅客在一日之内畅游丹东鸭绿江断桥、上河口桃园等人文和自然景观,尽享高铁旅游带来的快捷和舒适。

铁路的高速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拉动内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有效助力者。如今我国铁路八横八纵紧密成型,中国高铁里程突破3.5万公里,各地高铁不断紧锣密鼓实现达标提质,提高运行品质 ,缩短运行时间, 在 各大城市间安排开行高品质城际列车,实现大中城市间1-4小时出行交通圈、城市群内0.5-2小时出行交通圈,有效推动了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和方便广大旅客便捷出行 ,进一步发挥高铁的辐射带动作用,让交通与产业、城镇、生态空间深度融合发展。至于被人们津津乐道的81对开在偏远山区的慢火车,对沿线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好处那更不必说。据国家统计局一季度数据,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8.3%,比2020年四季度环比增长0.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0.3%, 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铁路的高速高质量发展为扩大国内生产需求,提升市场活力,稳定就业物价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各国多项经济指标大幅下滑。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和艰难的经济复苏挑战,各国政府出台了大规模经济复苏计划 。经济全球化,开放合作,相互交流,寻求共赢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大道越平川,亚欧一线牵。中欧班列作为中国的亮丽名片,彰显大国担当,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高效的运输方式让物流贸易持续升温,物流贸易双向循环让双方互利共赢的同时,也有效加快经济复苏的步伐。

站在“十四五规划”的新起点上,铁路部门坚守“最美初心”, 以改善民生品质为己任,在优化服务上发力,满足追求人们幸福生活需求,更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有利于促进双循环经济发展。我们相信,在未来时代,中国经济定能够劈波斩浪,将会以更美的姿态、更好的速度,在世界经济汪洋中行稳致远,迎接更美好的未来。(康佳宝)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