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评|“碳达峰、碳中和”释放积极社会经济效应:产业结构重塑、金融体系加码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4-14 13: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第一个五年,也是将“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第一个五年。未来五年,“碳达峰、碳中和”将引发巨大的社会经济效应,一是产业结构重塑,一是金融体系加码。

“碳达峰、碳中和”:全球共识 国家战略

“碳减排”是关乎人类未来的大事。近年来,全球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已达成共识,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提出了无碳未来的愿景,标志着全球“碳中和”时代开启。

2020年9月,中国向联合国大会宣布“30·60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充分彰显了我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也意味着“碳达峰、碳中和”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我国作为全球命运共同体的一员,正在以实际行动为全球“碳减排”作出应有贡献。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十四五”规划也提出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这一系列政策进一步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设定了中长期目标,也为未来工作方向定下主基调。

我们相信,在“十四五”规划的主导下,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必将为这场全球性质的“碳减排”竞赛注入新动力。

产业结构重塑: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纵观近期发布的一些政策文件,可以分析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将是我国未来5年、15年经济工作的重点,而围绕该项工作的展开,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将重塑涉及“碳达峰、碳中和”的重点行业和领域。这场重塑性变革的核心,体现在一个“新”,建立新能源体系;体现在一个“转”,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向绿色低碳转型。

以我国工业为例,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领域。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48.6亿吨标准煤,其中工业占比超过60%。从长远看,工业仍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时伴随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我国工业领域对碳排放总量仍有一定需求。

工业能否率先碳达峰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关键,转型势在必然,预示着整个工业体系将面临一场史无前例大变革。而且从中长期看,工业体系实现“碳中和”将极大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格局,其影响或不亚于上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工业变革仅仅是我国“碳减排”路上的一个缩影,围绕“新”和“转”,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作为绿色低碳发展的驱动力,将重塑重点行业领域的经济结构,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引领全球经济技术变革的方向。

“碳达峰、碳中和”将引发产业结构重塑:一场涉及能源、交通、工业等多个行业领域,以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为关键词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金融体系加码:构建完善绿色金融体系

在“十四五”时期,实现“新”和“转”的关键抓手在于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这需要多行业多领域主体勠力同心持续打出绿色发展的“组合拳”。在这个过程中,金融行业所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可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配置作用,引导更多资金投向绿色低碳项目。

以我国新能源发展为例,智能电网建设中涉及到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的各个环节,已经成为新能源战略需要扶持的重点方向,这都离不开大规模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新能源,重点行业、领域的绿色发展转型之路,大部分都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支持。2020年11月,RMI(落基山研究所)与中国投资协会联合发布的《以实现碳中和为目标的投资机遇》中提到,“碳中和”将撬动70万亿绿色基础设施投资。

解决资金问题,需要金融加码,建立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的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完善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顶层设计;建立金融机构气候与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构建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构建多元化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

“碳达峰、碳中和”将引发金融体系加码:构建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引导和激励更多金融资源投入到这一场绿色改革。

(作者:董峰,中国政信研究院政策研究首席顾问)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