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助推千年苗寨步入致富“快车道”

文旅融合助推千年苗寨步入致富“快车道”

来源:中国日报 2021-04-01 14:1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整版专题

云端天桥,风景如画。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矮寨特大悬索桥,像一道霞光挂在晴空之上,将峡谷的两端完美衔接,将天堑变成了通途。近年来,通过发展文旅融合产业,矮寨大桥的周边村寨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矮寨镇排兄村,依托矮寨大桥景区探索农旅融合模式,发展农家乐108家,农家客栈47家,带动当地400多人临近就业。2019年,排兄村完全脱贫。

排兄村吉斗苗寨居民龙秀成一家因病致贫,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政策帮扶和自身努力,龙秀成从旅游区一名普通员工晋升为部门主管,妻子在家开起了农家乐,2016年全家实现脱贫。

油菜花开鼓声来 唐虎 摄

矮寨镇德夯村村民石金常在2014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转移就业到景区上班。通过努力,石金常也从普通保安走上管理岗位,一家人日子越过越幸福。“景区员工80%是当地村民。”吉首市天行健文旅公司负责人介绍。

自2015年以来,为打造武陵山片区生态文化旅游中心城,吉首市积极推进矮寨奇观旅游区提质改造——优化交通、整治环境、提升管理服务。以矮寨大桥为节点,周边19个村寨被纳入矮寨奇观旅游区规划。

以创建5A景区为契机,吉首市目前已建成星级乡村旅游区(点)5个、乡村旅游示范村18个,旅行社及营业部增至16家,旅游车队增至4家,旅游商品生产规模企业增至9家,接待床位达到38702床,旅游营运车辆342台,旅游从业人员超过4万人。

苗寨特色拦门酒仪式 黄元琼 摄

矮寨镇坪朗村山环水绕,重峦叠嶂,树木葱茏。峒河、209国道、谷韵绿道自西向东穿村而过,是吉首通往矮寨大桥和德夯风景区的必经之地。

桥下溪水潺潺,桥上绣娘飞针走线。走进吉首金毕果扶贫车间坪朗工作站,数十名女工在赶制一批舞台表演服装和定制苗服。车间负责人石利华介绍,除了到车间上班,扶贫车间还向村民提供苗绣加工订单,以计件形式在家干活,有效解决妇女“顾家、务农、赚钱”的矛盾,真正实现“持家创收两不误”。

敲锣打鼓欢迎外国客人 全书 摄

来到坪朗,不能不去探访远近闻名的坪朗豆腐。因采用本地青皮豆、优质山泉水和传统工艺制作,坪朗豆腐以细嫩味美而出名。

走进坪朗村农家豆腐体验店,游客争相体验磨豆腐,品尝豆腐脑。被誉为“豆腐西施”的石清香,10多年前在村里成立第一个农家乐“乡巴佬”。矮寨大桥通车后,游客暴增,其农家乐从简陋小店升级为集研学、餐饮、户外拓展于一体的大型农庄。为帮助村民增收,石清香每年向本村及周边村100多户农户发放青皮黄豆种子,定向收购,辐射面积近1000亩。

矮寨镇生态景观茶园,位于海拔720米至860米的“八层坡”茶叶基地。运营这个茶叶基地的湘西神秘谷茶业公司成立短短3个多月,就开始建设吉首市茶基地、湘西黄金茶茶博园和茶旅小镇,成为矮寨奇观旅游区拉动当地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吉首市委书记李诗兴推介湘西黄金茶

据介绍,吉首茶叶基地涉及6个乡镇、4个街道的89个村,茶园面积扩大到2012年的104倍,去年产干茶1500吨,实现茶叶综合产值8.7亿元。

与矮寨镇紧临的马颈坳镇隘口村,是湘西黄金茶核心产区之一,今年春茶早在农历正月初六就开采了。高峰时,全村采茶总人数超过5000人。

“不仅请来了‘七大姑八大姨’,还请来了‘山那边’的专业采茶队伍!”隘口村支书向天顺说,现在交通方便了,特别是矮寨大桥通车后,很多大山里的村民都能便捷地出来务工。(朱友芳)

原文见3月30日《中国日报》第16版

英文链接:

https://epaper.chinadaily.com.cn/a/202103/30/WS60626622a31099a234355067.html

(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