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3月22日湘西讯 在湘西隽丽的崇山峻岭之间,一座彩虹般的“天桥”凌空于大峡谷之上,漂浮于缥缈薄雾之中,坐拥于群山怀抱之间,如虹桥飞渡,连通了峡谷两岸,形成一道绝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前往打卡。
雾绕矮寨 田冬生 摄
在作家沈从文的笔下,湘西苗家,是一方闭塞的边城,“溪流萦回,水清而浅,在大石细沙间漱流。群峰竞秀,积翠凝蓝,在细雨中或阳光下看来,颜色真无可形容。”这里的山水蕴藏着生命的活力,山伴着水,水伴着山,秀静而粗犷的景观陶冶了苗族人民的行为、情感和思维,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魅力。
2012年,跨度1176米的矮寨特大悬索桥,正式通车。设计时速80公里,标志着长沙至重庆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曾经在盘山公路上至少行驶30分钟的车程,缩减到只要56秒。一桥飞架东西,天堑变通途,困扰湘西多年的交通问题终于迎刃而解,千年苗寨再也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了。
自矮寨大桥景区对外开放以来,已经接待了超过了300万游客。“旅游旺季时,矮寨大桥日游客量超万人,2018年游客达88万人次,旅游收入7500万元。”湖南高速公路集团湘西管理处处长涂征宇介绍,矮寨大桥通车后,曾经沉寂的德夯大峡谷不断吸引世人目光,大湘西旅游格局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张家界、吉首、凤凰等串成了一条新的黄金旅游线。
矮寨公路奇观 米晋军 摄
高速公路上不允许行人走动,但作为“世界奇观”的矮寨大桥却为行人设计了两条观光通道。让游客在观光通道上,体验一回刺激的“云中漫步”。
观光通道建造在大桥的钢梁里,左右各设一条。由于观光通道设在桥的下层,不影响通行,车在上层走,人在下层游。当大峡谷云雾缭绕时,游客可在上面体验一回“腾云驾雾”的感觉。
“最初并没有观光通道的方案,只是设计了检修通道。”矮寨大桥指挥部副总工程师张永健介绍,为了让游客能登上大桥领略“一览众山小”的风景,后来才改变了设计。
除了观光通道外,矮寨大桥两侧还有观景平台,为游人提供了既能领略大桥雄伟风姿,又能俯瞰矮寨公路奇观的绝佳场所。
如今,名满天下的矮寨大桥被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推荐为“十大非去不可的世界新地标”,还写入了湖南省中学教材,成为湖南新的时代名片。
不仅如此,据吉首市德夯风景名胜区负责人介绍,矮寨奇观景区还有矮寨盘山公路、矮寨悬崖玻璃栈道、天问台、德夯苗寨、吉斗苗寨、流沙瀑布等多个知名景点。
德夯,苗语意为“美丽的峡谷”。湘西人别具一格而充满神秘气息的文化风貌也令人着迷,沈从文先生在小说中描这里的人们为,“兵皆纯如平民,与人无忧无扰。农民皆勇敢而安分,且莫不敬神守法。”
德夯苗寨的拦门酒仪式
在美丽的德夯峡谷中,游客能体验到苗家的拦门酒仪式,这是苗家人热情好客的体现,还能欣赏到浸润着苗文化的实景剧《谷韵山风》,该剧讲述了苗疆战神蚩尤和森林女神山鬼之间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还有流光溢彩、刺激震撼的钢火烧龙表演,无不展现着生命之庄严,人性之赞歌。
交通便利了,游客们进来了,旅游业发展起来的同时也使得这些文化瑰宝得以更好地传承。“第四代苗鼓王”龙菊献说:“苗鼓的动作都是来自于生活,以前每到重要的节日,她们都会穿上好看的衣服去打鼓,现在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了,打鼓的人越来越少了。”
矮寨大桥开通以后,游客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苗鼓,年轻人们又对苗鼓有了兴趣。“第六代苗鼓王”杨欣是“80后”,她平时除了在景区表演苗鼓,还会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去学校教孩子们苗鼓。
“鼓王”表演苗鼓欢迎远方的客人
苗家有句俗话:“人生有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但坪朗村的豆腐制作工坊如今确成了研学旅行基地,人们来这里体验磨豆浆、做豆腐,吃到自己亲手做的豆腐的时候,他们都表示很幸福,这种大山里原汁原味的豆腐,让他们觉得有童年的味道。“豆腐西施”石清香表示,现在她们的豆腐制品可以销往全国各地。
据悉,张吉怀高铁、湘西机场等重大基础项目即将投用,吉首市将全面形成内畅外联的综合交通体系,届时,吉首的核心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矮寨“钢火烧龙”表演
"吃得苦、霸得蛮、扎硬寨、打硬仗 " ,矮寨奇观是湖南人优良传统的体现,镌刻了潇湘儿女" 迎难而上、敢为人先 " 的勇气和 " 经世致用、兼收并蓄 " 的智慧。(舒擎 图文报道)
(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