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钟时致:情系青少年 校园普法11年

钟时致曾任政法委书记,2007年返聘到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关工委负责法治宣讲工作。2009年,钟时致怀着对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迫切关心,牵头组织成立红花岗区“法治宣讲团”。

74岁钟时致:情系青少年 校园普法11年

2020-12-24 13:4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记录下了老人与青少年普法宣传工作相处10多年来的点滴。

“今年受疫情影响,两轮‘法治进校园’活动都推迟了一个月,上半年上了25堂课,下半年上了26堂……”

眼前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叫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钟时致,今年74岁,他像唠家常一样,介绍这些年红花岗区“法治进校园”的情况。遇到不太确定的地方就推推鼻梁上的眼镜,翻开笔记本,熟练地找到相应的内容。那些密密麻麻黑色遒劲的字迹,记录下了老人与青少年普法宣传工作相处10多年来的点滴。

钟时致曾任政法委书记,2007年返聘到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关工委负责法治宣讲工作。“长期从事政法工作的经历,让我了解到太多未成年人因不学法、不知法而走上歧途的案例,我为此感到痛心和惋惜。作为一名法治工作者,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是我的义务和责任。”钟时致这样说道。

2009年,钟时致怀着对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迫切关心,牵头组织成立红花岗区“法治宣讲团”。每年5月和10月,“法治宣讲团”的法治志愿者走进校园,开展为期一周的“法治进校园”集中宣讲活动。

但是宣讲员们要如何把严肃的法律条款赋予趣味性,讲进学生的耳朵里、落到学生的心坎上,成了钟时致又一关注的问题。

为了提高授课质量,让孩子们听得懂、听得进去,11年来,每值宣讲活动期间,钟时致都坚持每天带上笔记本去旁听,并详细记录下该宣讲员的授课方式、内容、亮点和不足,然后将感受和意见反馈给宣讲员,并在每次召开的小结会上分享好的经验做法让大家一同学习改进。

“今年10月,红花岗区司法局的宣讲员曾嫒嫒到五十七中讲了一堂交通安全法,她结合如今共享单车盛行的现象,讲述了一个未满12周岁的小孩骑单车撞伤了一名中年妇女,最终被处罚赔偿12万元的案例。”钟时致说,他观察课堂上的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相信他们已把“青少年未满12周岁不得骑行自行车上路、不满16周岁不得骑行电动车”的法律规定,牢牢地记在了脑子里。

“司法局的曾嫒嫒、法院的孟荣钊、检察院的陈新玥……”他们都是优秀的宣讲员,“下了课,学生们也不肯走,围着宣讲员叽叽喳喳地问问题,迫于时间有限,宣讲员们就留下电话号码,课后继续给学生解答。”钟时致说。

钟时致还坚持每年前往贵州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为里面的青少年罪犯送去法制教育课程。“国家的发展需要下一代,我们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接下来,还要继续扩充线上教育资源,加强对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覆盖力度,持续对问题少年进行定向帮教,推进红花岗区法治教育常态化。”

截止目前,红花岗区已开展23轮、600余场“法治进校园”集中宣讲活动。据红花岗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数据显示,2016年至今,全区青少年犯案人数同比下降45.76%,青少年案件数量同比下降58.06%。(陈淑兰)

(陈淑兰)

【责任编辑:刁云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