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陇南:用大数据助力精准脱贫

甘肃陇南:用大数据助力精准脱贫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12-23 19:0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2月23日,记者从甘肃省政府新闻办获悉,甘肃陇南充分借助互联网、大数据落实精准脱贫方略、做到七个精准,实现社会治理、产业发展、电子商务等工作创新开展,激发群众内生动能,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陇南位于甘肃东南部,扼陕甘川三省要冲,素称“秦陇锁钥,巴蜀咽喉”。陇南9县区整体属于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区域性整体贫困的典型代表。长期以来,贫困村面临“行路难、过河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脱贫难度大。主要原因是陇南致贫原因复杂,条件性贫困与素质性贫困并存,整体性相对贫困与区域性绝对贫困交织,贫困成因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反复性特征,是全省整体脱贫和小康社会建设重点中的难点、短板中的短板。

陇南市政府充分借助互联网、大数据采取了以下七项精准脱贫方略:一是开发“陇南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录入全市扶贫数据42万多条,通过纵横两个维度,对市县乡村四级的扶贫工作情况进行多维数据分析、展示和比对,为精准识别、精准施策提供了数据支撑,实现了扶贫工作的精准管理、动态管理。二是大数据助力教育扶贫。全市1500个教学班接通了百兆光纤,“班班通”设备基本实现全覆盖,推动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延伸到贫困乡村。三是利用大数据开展“问村医”。公布3200多名村医姓名及联系方式,群众可方便快捷地与全市任何一个村医连线通话,夯实了健康扶贫基础。四是大数据助力“防疫”。疫情期间陇南依托大数据发放电子健康证明、开展线上复工备案,极大方便了干部群众外出务工和企业复工复产。五是大数据助力电商提档升级。按照“拉内需、找刚需,政府引、同城配,增就业、惠民生,都学会、政府退”的思路,大力发展同城配送,着力打造陇南自己的电商平台,上线运营三个月来,已销售3.9万单9775万元。六是大数据助力乡村治理。运用大数据分析调度,累计拆除危房56万多间、残垣断壁74.57万米,复垦土地1.59万多亩,做到了行动平安、舆情平静、社会平稳、民意平顺。七是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走路。针对当前“村民不在村里在群里”的新特点,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开发陇南乡村大数据平台,集成基层党建、政策宣传、便民信息等30多项功能,几乎囊括了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被评为2019年中国网络理政十大创新案例。目前,有认证用户125万多人,户均接近2人,群众在平台上看新闻、说村务、拼顺车,享受现代文明新生活,触网用网成为陇南农民的新时尚。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几年是陇南减贫进度最快、脱贫成效最好、贫困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从基本温饱到吃穿不愁,从交通闭塞到内联外畅,从缺医少学到全面保障,从产业匮乏到百业竞兴,从陈规陋习到文明新风,贫困群众生活水平、精神面貌和乡村基础条件、社会事业、发展动能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我们相信,“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只有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加快建设美丽陇南,人民群众才能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摄像:张雍

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