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积水潭医院开创市属医院“医工企” 科技创新模式再结硕果

12月9日,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第二届医工结合科技创新大赛暨2020年科技成果推介会上,北京积水潭医院与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骨科手术机器人”成果转化协议。协议包括专利转让、建立智慧骨科研究基金及共建联合实验室,总转化额达到1.023亿元。

北京积水潭医院开创市属医院“医工企” 科技创新模式再结硕果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12-09 14:3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北京12月9日电(记者 王小予)12月9日,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第二届医工结合科技创新大赛暨2020年科技成果推介会上,北京积水潭医院与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骨科手术机器人”成果转化协议。协议包括专利转让、建立智慧骨科研究基金及共建联合实验室,总转化额达到1.023亿元。

“我们一直致力于构建学科-科研-人才-成果四位一体的市属医院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积水潭医院“医工企”模式就是一个成功案例。”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潘苏彦表示,十三五期间,市属医院累计获批科研项目5868余项,在综合绩效评价的基础上,2019年市医院管理中心专门设立了市属医院科技创新专项绩效,激励市属医院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面增强市属医院科技创新功能、医疗服务水平和产业支撑能力。

2020年1月1日,《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正式施行,为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相关工作提供制度保障,更为医疗机构的成果转化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许强指出,

今年,积水潭医院成为了科技部首批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单位,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希望医院以此为契机,继续探索创新机制,发挥医工结合优势,产生一批来源于临床实践的创新思想、人才和成果,争取形成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在北京市及全国进行推广。未来要使更多的科技成果变成现实的生产力,特别是要形成规模效益,仍需要科技工作者与经济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刘晓光表示,积水潭医院以田伟院士研发团队为主导的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今年,积水潭医院成为科技部首批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单位,医院将以此为契机,积极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不断激发广大医务人员的创新活力。

随后,北京积水潭医院举办了第二届医工结合科技创新大赛决赛,经过初赛共有12个项目进入决赛。12个项目涉及手术机器人、3D打印技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骨科高值耗材等领域的多个医工企研发团队,充分展示了积水潭医院近期具有转化前景的科研成果。

北京积水潭医院党委书记李玉梅表示,在北京市医管中心的领导下,医院党委和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并达成共识,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坚持以“高质量创新发展”为导向,以临床需求为引导,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积极开展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落实科技创新各项重点任务,为北京和全国的科技创新事业做出努力。

(编辑:严玉洁)

 

(王小予)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