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雅的文言文翻译怎样炼成?新东方在线这些方法要牢记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0-12-02 11:27
2020-12-02 11:2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文言文翻译总是让许多同学感到头痛。文言文翻译不仅考察同学们的文言学习能力和古文理解水平,还对语言组织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也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很多同学吐槽“文言文朗诵都难,翻译通顺更是难上加难”。

新东方在线老师提醒,文言文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其能力水平影响着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为了帮助同学们提升文言文翻译水平,新东方在线老师特意梳理了以下几点方法,以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文言文翻译要遵循两大原则。

文言文翻译的首要原则是“信、达、雅”。“信”就是要准确译出原文内容,忠实每个语句含义,不曲解文意、不随意增减内容;“达”就是要求翻译成现代文后的表意要清楚,语言要通顺流畅;“雅”就是要求译文要简明优美、生动形象、富有文采。这是文言文翻译的纲领性原则,同学们要尽量向这个大方向靠拢,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分数。

第二个大原则是“直译优于意译”。在翻译文言文的时候,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只有当直译不能表达原文意思的时候,才能辅以意译。并且,同学们在进行直译的时候,不仅要逐字将原文的字词体现在译文中,表达方式也要尽量与原文贴合,保证翻译更加直观。

其次,文言文翻译要学会做加法和减法。

所谓“加法”,指的是在翻译文言文的时候,要学会对句子成分进行增补。文言文的行文习惯以简练为主,因此常会出现省略句式,比如在一个复句之中,如果几个分句的主语一致,那么主语通常只出现在第一个分句之中,后面分句的主语就会省略。面对这种情况,同学们在翻译时就要根据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适时的将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

虽然文言文以言简意赅见长,但有时为了表情达意,也会增加一些字词,这时候翻译时就要做“减法”,否则既难以翻译通顺还会出现歧义。通常来讲,做“减法”时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某些文言文会在句首加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发语词比如“盖”、“夫”等,翻译时可以直接删去。另一种是复词偏义现象,就是两个字组成一个词组,但其中只有一个字有实际意义,另一个字只是陪衬,这时只需译出意义偏重的那个字即可,陪衬字删去。比如“陟罚藏否,不宜异同”偏义在“异”,“同”就是衬字,“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偏义在“亡”,“存”就是衬字。可以想见,如果同学们在翻译时不将陪衬字删去,那么翻译出来的句子就会前后矛盾、不知所云。

最后,文言文翻译需要掌握积累相关知识。

新东方在线老师提醒,要想提升文言文翻译水平,同学们需要将功夫下在平常,在日常学习中要注重总结积累相关的文言知识。比如要学会辨析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语,以便在翻译时选择正确的词义。另外要灵活掌握“词类活用”这一文言文特有的语法现象,这样在翻译时才能分清“名词动用”还是“动词名用”。此外要学会根据句式特征准确翻译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判断句”等特殊句式,同时还需掌握比喻、借代、互文等文言文特有的修辞知识,学会根据修辞特点选取意译方式等。

类似的文言知识,新东方在线官网或者新东方在线官方APP中有很多相关干货分享,同学们可以前往关注收藏,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文言文翻译题材多样,涉及实词、虚词、句式、修辞等多方面的综合考察,给同学们带来不小的答题难度。但是文言文成文严谨,用词用句皆有规律可循,同学们只要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扎实练习,就能够实现文言文翻译水平的提高。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