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儿童日百度开展公益行动:优化超140项搜索结果、上线儿童网络安全教育直播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0-11-20 11:01
2020-11-20 11:0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1月20日是世界儿童日,百度在公安部刑侦局、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的指导下,联合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未来网、北京日报、封面新闻、三联生活周刊,共同发起“别怕有我”世界儿童日保护儿童公益活动。旨在唤起大众对儿童侵害问题的关注,提升全民儿童保护意识。

据了解,本次活动是百度“别怕有我”系列公益活动第二期,主要聚焦于儿童网络安全领域,通过多维度优化与儿童侵害问题相关的搜索结果,对潜在风险内容进行净化,并发布《加强知识科普,让孩子远离侵害——2020世界儿童日搜索大数据》。同时,百度上线公益宣传片《这是“啥”家长会》以及《别怕有我——家有儿女保卫战》保护儿童公益演讲直播,用自身行动和科普推广为孩子构筑一片网络晴天。

校园霸凌、儿童性侵、家庭暴力……近年来,儿童侵害事件时有发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根据百度《2020世界儿童日搜索大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儿童侵害相关问题搜索问题热度上涨195%,校园暴力成为用户最关注的儿童安全问题,相关问题9月1日开学后热度激增81%。

同时,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用户触网年龄逐渐低龄化,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和生态治理也日益成为网络运营企业、家长、媒体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依托其技术优势与知识资源积累,针对网络“黑词”、儿童性侵、校园霸凌、儿童网络欺凌四大热点儿童侵害问题,优化超140个风险关键词及话题,在搜索结果页中引入温馨提示及科普内容,尽力阻断网络侵害。

当用户搜索“儿童性侵害 ”等风险词条及话题时,百度搜索结果中将呈现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国妇联等权威机构提供的科普文章与应对建议,从细微之处帮助家长、儿童,助力儿童安全保护。

此外,为了提升家长群体对网络空间潜在风险的警惕,百度打造公益宣传片《这是“啥”家长会》,借助社会实验的方式,邀请20位家长认识存在于网络阴暗角落的“黑词”及其背后黑色产业,引导家长和百度一起抵制网络黑产,维护青少年网络安全。

世界儿童日当天,百度还上线了儿童保护知识直播《别怕有我——家有儿女保卫战》,邀请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打拐办副主任孟庆甜、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苏彦捷等专家围绕儿童性侵、网络欺凌等内容展开公益演讲,帮助家长了解如何保护孩子安全。

值得关注的是,在“别怕有我”——世界儿童日保护儿童公益活动开展之际,百度在维护民众安全方面也持续联动移动生态体系下各产品线推出多项举措。百度安全与公安部相关部门、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共同发起了反诈者联盟系列活动,持续推动全民安全意识的普及;百度百科联动权威专家和机构,整合词条、图文、视频、直播、问答等多媒体内容,搭建权威性教育科普平台,满足不同年龄层用户获取专业性教育知识的需求。目前,相关性教育及科普词条正在编纂中,将在近期与用户见面。

面对世界共同关注的儿童权益问题,国家、政府、企业、民众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多方合力,主动关注、加强科普才能为下一代健康成长构筑坚实的保护网。对此,百度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网民了解信息、知识的第一入口,百度将依托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不断推动搜索产品升级,提升在日常搜索场景中的知识内容比重,推动如儿童侵害等更多社会问题的防范和解决。同时,百度也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儿童安全,关注儿童权益保护。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