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帮“剁手族”还信用卡赚佣金?腾讯手机管家解读代还新骗局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0-11-19 14:13
2020-11-19 14:1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双十一后,很多网友表示“不敢看信用卡”。不法分子利用购物狂欢后用户强烈的还信用卡等金融借贷需求设计“代还信用卡”骗局,利用风险网址、虚假APP、诈骗好友等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危害用户信息财产安全。对此,腾讯手机管家分析不法分子骗局套路,助力用户防骗。

近日,在家浏览网页的廖女士看到一条招聘“做手工”的信息,便按照网页提示添加对方好友了解招聘详情。对方发给廖女士一款“做手工”软件要求廖女士安装,并把廖女士拉到“任务群”。

(图:不法分子发布大额代还信用卡任务,来源于网络)

随后,不法分子开始了先“刷单”再“代还信用卡”连环骗局。开始,不法分子给廖女士介绍了一种直接在某短视频聊天软件点赞任务,点赞达到一定量后可领取几元佣金,无需投资垫款。廖女士做了几单任务后都顺利获得了佣金并提现成功。之后,不法分子以双十一后“剁手族”还款压力大为由,给廖女士介绍了代还信用卡任务,称双十一后任务量激增,而且佣金很高。廖女士抱着试试的心态完成了三单小额代还任务,本金很快被退回银行卡,佣金则储存到APP账户。廖女士看任务靠谱,便尝试领取了2万元代还任务,却迟迟没收到退还的本金,联系“客服”称大额任务需要“三联单”才能还款和提现,当廖女士完成三单2万元任务后,对方又称APP中需要充满20万才可提现,廖女士意识到被骗并报警。

在上述骗局中,不法分子通过刷单小额返利让用户相信可以从指定APP中提现,之后小额“代还”快速退还本金给用户回本快的印象,最后高额佣金诱惑用户领取大额任务诈骗用户财产。实际上,用户在不法分子指定APP上做任务,返回账户的佣金只是虚拟数字,“账户冻结”等异常情况也是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段,在用户添加“好友”时便已身入骗局。

对此,腾讯手机管家提醒大家:所有刷单类,足不出户赚取高额佣金的“工作”都是骗局,不要轻易尝试;不要随意添加来路不明的联系方式、安装来路不明的软件;可以使用腾讯手机管家识别检测“好友”安全风险,对风险网页、虚假APP进行识别、拦截、查杀,及时识破不法分子骗局。

1605678672720646.png

  (图:腾讯手机管家安全中心保护用户微信、QQ账号安全)

腾讯手机管家应用安全中心,可对用户微信、QQ等软件进行实时安全保护,其陌生账号检测功能可检测识别账号安全风险,提醒用户避免被骗;微信安全中心支持盗号风险检测、风险账号举报、欺诈风险检测功能,并对诈骗举报类型进行实时更新,全面守护用户微信安全;QQ安全中心可为用户提供登录保护、动态密码以及多种防盗保护,避免用户被盗号造成信息财产损失。

近年来,不法分子诈骗手段向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身在其中的普通用户很难及时发觉被骗。腾讯手机管家作为用户移动端第一道安全防线,致力于持续提升自身安全能力,解决用户安全痛点,先后推出账号保护、偷拍检测、隐私保险箱等安全能力,在为用户手机安全加密同时防范风险好友、虚假APP等安全风险,为用户手机信息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