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进军通达系末端网点,立镖“小黄人”展示绝招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0-11-16 15:40
2020-11-16 15:4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正值“双11”快递旺季,立镖机器人的15台“小黄人”进军快递末端网点,首次现身杭州中通仁和网点,这或将彻底改变末端分拣的现状。只需要占地不到50平米,小黄人就能发挥多大作用?

与大型转运分拣中心相比,快递末端网点的分拣自动化程度较低,人工依赖度高,这也导致快递员劳动强度在旺季期间明显增大。成本高昂、柔性化程度低的交叉带式等重型自动化设备,显然不合适末端网点,而面对网点每天1万-5万件快递量,立镖机器人的指形桌式智能分拣方案具有明显优势。

在杭州中通仁和网点,“小黄人”正在指形桌面平台上井然有序地运行。设备小型、轻巧,平台搭建简易,可以根据空间灵活组合,空间利用率高,这是“小黄人”的第一个优势。

“机器人和分拣格口,想增就增,想减就减;平台可单层、可多层,可单条指形、可多条指形,都可以随需求变化灵活选择。”现场,浙江立镖机器人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套“小黄人”分拣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拓展性强,柔性化设计可以满足多样需求。

“立镖机器人的‘柔性化’目标之一,是‘复杂的系统,便捷化部署’,充分运用客户已有的材料和设施,做到简单地搭建一个简易的平台,就可以让机器人高效地跑起来。目前,在条件相对完备的情况下,立镖机器人可以实现最快1个星期部署完毕,这得益于智能分拣系统的‘柔性化’设计。”

分拣流程非常简单而高效。包裹到达分拣平台上货区后,快递员在操作工作放件,系统自动扫码。此时,“小黄人”分拣机器人接手,自动将包括投放到相应的卸货口料框。此后便可以集包处理。

据立镖机器人负责人表示,这套系统,只需要1条指形平台、1个供包位、1个上件工人、十几台机器人,设置50个格口,每小时就能分拣2000件包裹。

“这还只是一个‘低配’模板的产能。实际上这套系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增加产能,比如可以加车加产能,根据需求,想要多少就多少,高峰临时租赁机器人也行;还可以通过在平台另一端增加1个供包位来增加产能;如果还不能满足产能需求,那直接设计成双层或多层平台,产能轻松翻番。柔性程度很高,做到5000件以上完全没问题,主要是根据客户需求‘按需定制’。”这位负责人介绍道。

值得注意的是,这套既简易又自动化程度高的系统,成本远低于重型自动化设备,有利于大规模复制推广。可以快速投入使用的同时,投资回报周期较短,这对于末端网点来说是最具吸引力的,今后有望在行业扩大应用。

据了解,立镖机器人的这套末端分拣解决方案,既可分拣包裹,也可拣选订单,除了快递行业,还能广泛应用于鞋服、商超、电商、医药、冷库等行业与场景。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