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城市管理局规范管理共享单车 积极探索共享出行新模式

2020-11-06 09: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厦门,风景宜人,素有“海上花园”的美誉。骑行其间,蓝天白云、海天一色,风光无限。自行车在厦门承载的功能不只是满足本地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需求,还为外来游客自行车环岛骑游提供方便。

2016年12月,共享单车进入厦门,至2017年7月,共享单车数量最高峰值达46.8万辆。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积极探索共享单车治理模式,在法治化、民主化、科技化上下功夫,努力做到城市管理“像绣花一样精细”,营造共建共治共享单车治理新格局。

  治理方式法治化

“您好,您将共享单车停放在故宫路人行道上,未停到划定的区域内,违反了《厦门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第九条第三款的规定,我们将予以处罚……”6月17日,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开出了《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后的首张罚单。

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治理顽症难题,已经成为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推动解决共享单车顽疾的共识和准则。

为解决共享单车乱停乱放、运营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车辆损毁等问题,2018年年初,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联合相关部门发布了《关于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的若干意见》。同年,编制了《厦门岛非机动车公共停放区设置规划》《厦门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停放区域设置技术导则》,启动了岛内非机动车停车位划设、测绘工作。

2019年下半年以来,针对共享单车乱象,采取“每日巡查、每周清理、每月考核、每季调整、每年考评”的日常考核管理制度措施,将考评结果与企业等级挂钩、企业级别与投放数量挂钩;全面实行企业轮值、应急处置、联席会议、分片包干、日常检查等常态化管理制度,并将共享单车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

2019年,厦门市将共享单车立法列入年度立法计划。今年6月,《管理办法》正式施行。这标志着厦门市成为国内少数几个对共享单车管理进行专项立法的城市,推动该市共享单车管理工作沿法治化道路前行。

此次颁布的《管理办法》,在共享单车管理的基本原则、规划与建设、源头调控、企业经营规范、运营管理、停放区域规划、考核机制及准入与退出等方面都作了详尽的规定,明确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作为共享单车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其职责是会同交通运输、地方金融监督管理、资源规划等相关部门对共享单车的经营、服务、使用进行监督管理。

《管理办法》的出台为共享单车规范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明确了用户及其他个人、单位的法律责任。用户违规停放车辆,除了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可依照用户(服务)协议约定额外收取调度费外,《管理办法》规定共享单车主管部门可责令改正,处以50元罚款。违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相关规定的,由公安机关和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依法处罚。盗窃、故意损毁共享单车及其停放设施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管理办法》还明确运营企业向未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共享单车注册服务的,责令改正,按照每人次200元处以罚款。

治理主体民主化

城市治理水平,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必须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管理权。在对共享单车的综合治理中,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鼓励广大市民和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城市治理,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

积极开展文明骑行、文明停放宣传。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结合《管理办法》,借助报纸、电视、公交移动电视、楼宇广告、轨道交通站点LED屏等载体开展集中滚动宣传,与相关媒体联合推出了“门前三包”市容环境宣传进社区活动,组织共享单车“文明骑行、文明停放”专题宣传活动。

社会共治是推动群策群力治理共享单车的亮点。《管理办法》将街道、社区、物业服务企业、共享单车企业、骑行人员都纳入共享单车管理主体范围,建立共享单车联合执法等长效机制。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共享单车治理百日攻坚行动方案》,城市管理部门组织开展共享单车执法专题培训,利用数字城管大数据平台以及共享单车管理微信群等,督促企业加强日常巡查,及时调度转运共享单车;执法队员、共享单车企业、志愿者等,以25个共享单车潮汐点位为重点,积极开展为期两周的规范停放教育劝导活动,“一点一策”解决潮汐点位单车淤积问题;沿街单位和个人则按照“门前三包”管理责任要求,劝阻管理责任范围内的共享单车违规停放行为,对违规停放的共享单车进行整理,确保车辆摆放有序。

目前,厦门市岛内路段已按照片区包干给青桔、美团、哈啰3家共享单车企业,由包干企业牵头,对路段上3家企业的共享单车进行统一规划、整理。针对乱停放、乱投放、车辆损坏等问题以及遇到系统误判等情况,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要求3家共享单车企业建立便捷的申诉流程,市民遇到问题可以随时通过企业APP进行申诉,以顺畅的沟通渠道系紧民主共治的纽带。

近日,在嘉禾路、湖滨东路、厦门市菜市场等处的单车停放点,单车摆放有序。据城市管理执法队员介绍,菜市场管理单位在共享单车的停放点施划和日常管理环节,充分发挥了主人翁意识,积极配合共建和参与巡查管理。共享单车运营企业也发挥主体责任,理顺机制联动经营,打开了联合规范管理的良好局面。

治理手段科技化

注重共享单车行业科学管理,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让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

2017年11月以来,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通过函询、电话咨询、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对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的共享单车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最终确定采取控制投放总量的方法,推动共享单车的可持续发展。

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委托市交通研究中心进行动态跟踪研究,结合厦门的城市空间承载能力、停放设施资源匹配情况、人口数量和用车习惯等,将全市共享单车总量控制在13万辆的合理区间内。根据日常考核和综合考评情况,分配共享单车运营企业的投放数量,从源头促进各企业科学投放。

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根据路面情况,按照测绘团队使用测绘工具获取对应的位置信息,统一上传至共享单车管理信息系统,共享单车企业根据电子地图数据调整与修改的基本程序确定停车范围。今年4月至9月,已持续撤除900多个设备不合理停放点,新增近4000个停放点,全市共享单车严管区共设置1.4万多个共享单车电子围栏停车点位,实现了APP定位停车点、虚拟电子围栏等功能,指导企业采取语音提示、弹窗提醒、短信通知等技术,引导用户按点停车。

依托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完善共享单车监管功能,是提升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举措。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积极推广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运用,采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将共享单车的数量、定位、轨迹、状态等数据实时传输至监管平台,共享单车、运维人员、调度车辆实现一个平台管理,平台为行政管理部门、运营企业提供信息接入端口,向运营企业发布信息,运维人员可按需实现实时视频通话、调度。

今年7月以来,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指导3家共享单车企业全量置换了基于北斗定位技术的高精度分体锁单车。通过推动厦门市共享单车硬件升级,停车精准度有了较大提升,明显有效解决了共享单车随意停放的问题。

美团单车自进入厦门以来,扎根鹭岛,为厦门提供本地化服务,配合主管部门进行了多次软硬件平台的迭代和运营模式的创新,发挥厦门单车管理的技术优势,配合各项管理制度,持续加大运维保障力度,运用政府单车管理平台和企业内部数据监控平台进行人员和车辆管理,及时进行人员调配,对堆积点进行清理,将运维工作网格化,在重点的包干区、包干路段,分段进行责任制分工。

同时,美团单车定期针对路面规整、车辆摆放、用户违停劝导等方面开展培训,确保运维团队的工作质量,并建立重大活动、节假日保障机制,重大保障时期进行24小时运维;持续开展文明停放宣传工作,通过美团APP弹窗、运维人员路面劝导、协同外卖部门扩大宣传,与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携手进社区,进行文明停放劝导和传单发放,联合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发起文明骑行宣传等活动,利用美团业务边界广的特点,更多元地服务于厦门市民;为每一位骑行用户购买人身意外险和三者险,严抓故障车辆的回收、维修全链路,确保用户人身安全能够得到保障。

“厦门是福建的核心城市,美团全员深知文明城市对厦门形象的重要性,美团有决心并且有行动力将各项专项行动进行实践。同时也愿意主动和街道、中队联动,开展各项宣传活动、做好问题的沟通和处理,共同为厦门出力。文明人居文明城,美团单车会持续听取主管部门和厦门市民的需求和意见,共创文明城市。”美团交通政府事务部负责人孙可青说。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