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建德新安江夜游 ·《江清月近人》 多媒体渲染诗意历史时空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0-11-03 15:30
2020-11-03 15:3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国庆节期间,浙江建德新安江景区夜游上演一部大型沉浸式山水实景演艺《江清月近人》,开启了国内首部以雾中环岛行进式观演模式的实景演出。《江清月近人》由山水盛典打造,数虎图像担纲多媒体影像设计制作。作为建德年度重磅文旅项目,《江清月近人》深深镌刻着千年建德文化的专属烙印,带领广大游客走进建德的前世今生。

演出源自千古诗篇,汲取天地诗意,以唐朝诗人孟浩然途径此地时留下的千古名诗《宿建德江》为意境主题。由“江、清、月、近、人”引出五个演出主题区域,成串珠分布而又相互关联的顺时针行进沉浸式演出,包含“新安江、千古月、生命轮回、根脉乡愁、前世今生”等凝聚时代多层情境与精神的表达。

演出分为【江·逐鹿之初】、【清·乐山乐水】、【月·一路唐诗】、【近·风中归来】、【人·前世今生】五幕。游客进入新安江景区即穿越,从古代穿越而来的老渔翁与小孙女,带领游客乘船登上月亮岛,仿佛掉进一层又一层的时光隧道,跟随不同朝代人物,走进一场又一场时代轮回的历史记忆。

多媒体设计

顺时针沿环岛行走,每走一步都会沉浸多媒体艺术渲染的多彩时空下,身在虚实结合的梦境中与历史人物相遇,体现真正意义的穿越。

与古老的“建德人”一起逐鹿于清江花海;随东汉隐士严子陵寄情山水,独钓于大自然四季中;与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诗仙李白一同邀月吟诗;亲眼目睹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以及壮志难酬的陈友谅仰天长啸的落寞悲凉;感受亲水而居的新安江九姓渔民的民俗风情与爱情故事。

在【逐鹿之境】中远古时期的“建德人”狩猎场景,茂密丛林中正在低头觅食的小鹿被一群原始狩猎人冲撞,四下惊散而逃。多媒体设计将多块冰屏分布在丛林装置之中,栩栩如生的小鹿投影在夜空下清透的冰屏上,从小鹿的悠闲到警惕再到惊吓奔跑,一系列虚实交融的画面展示在游客眼前,呈现一段活灵活现的“逐鹿之境”。在大面积的花海丛林装置上,将彩色的多媒体视频投影在上面,用影像不断变幻的颜色来控制五色花海。

在【乐山乐水】篇章,历史上著名隐士严子陵江边独钓、与汉光武帝同塌而眠的故事段落中,现场大型假山山体投影带观众沉浸在彩色水墨画风的自然山川美景中。

配合音乐、灯光的四季设计,多媒体打造春花、夏绿、秋黄、冬雪风景,鱼儿欢跃、白鹭飞舞、花开花谢,一幅避世绝俗、归隐山林的优美画卷随剧情发展缓缓展开。

穿越一片迷雾,来到【一路唐诗】境界,这里犹如仙境般飘渺,多媒体的彩色花瓣飘然飞落,诗人孟浩然衣袂随风飘起,挥巨毫写诗,一行一行诗句随音乐诗歌飘出;另一侧诗仙李白向好友举杯饮酒,挥动袖袍吟诗抒写,一篇篇诗文从层层花瓣中飘向游客。

这段场景的多媒体视效由地面投影和立面投影组成,在弥漫着雾森的树林中,红花、梨花等多媒体元素铺满地面与空中。空中立体投影画面主要打在雾森系统的薄雾层面上,由于薄雾随风而动,为确保画面整体稳定性,加入网状树叶装置做辅助投影介质,呈现唯美诗意的多媒体画面。

【风中归来】片段,在一路上因历史战争而逃亡的百姓以及士兵将帅兵败追逐大戏中,偶然会冲撞到路边多媒体冰屏投影的野鹿,野鹿受惊蹦跳,在人群中奔跑到消失,形成时空交错的画面。

在第五幕【前世今生】的圆形水系统舞台表演区域,演绎当地传统九姓人家水中船盆“飘新娘”迎亲接亲等故事、民风习俗,与长大成人后的陈英娘与相爱之人经历坎坷艰辛的爱情故事。

多媒体画面在圆形湖水中做视频投影,完成实景演出中水面投影的全新突破。画面偶尔会随着船的波动、风吹的水光波纹而折射出虚幻的意象美。除了水面舞台投影,结合节日氛围,当水系统将舞台水抽干后,圆形舞台上投影出巨大的月亮元素画面,映照圆满的结局。

在行进观演过程中,全程都有多媒体通过冰屏、LED等投影,像游客提供演出的台词、画外音、历史解说、诗句、歌词等字幕,引导游客走进剧情。

其他演出效果赏析

《江清月近人》除了贯穿全剧的多媒体艺术,还邀请演出行业各个领域的大师合作,共同打造直击五感的沉浸式夜游体验。

舞美/灯光/装置/机械/特效:演出中运用到大量的舞美特效、机械装置手段。如五幕分别呈现出5个不同造型的月亮装置;全程多处雾森系统设计营造不同景象氛围;以及喷泉、雨帘、烟、火、水瀑、激光隧道、威亚、大圆环水雾装置等。圆形水舞台底部有抽、升水系统装置,可随表演需求让舞台形成水面湖泊或者可行走的路面舞台。

特效设计:梅师元 雷方进 舞美设计:李霂 灯光设计:马悦 机械设计:李栋

音乐设计:张骁为《江清月近人》量身定制主题曲、插曲,如天籁般动人。不同章节的音乐歌曲将观众带入当时的情景世界。

服装设计:无论是原始年代的“建德人”,还是淡泊名利的隐士,以及平民百姓、老渔翁、浣纱女子、田园诗人、将士,还有九姓人家的新娘、媒婆、书生、渔女等人物,都从布料剪裁、颜色装饰等方面设计人物在环境事件影响下服装样式。比如士兵铠甲上的剑伤、斑斑锈迹与血印来呈现战况惨烈。

(服装造型设计师:董韬)

道具设计:剧中运用到大量道具。结合每个人物在剧中的角色与行动,设计最符合年代的道具。如原始人的篝火,士兵的长矛、明军盾牌、汉军剑,逃荒者的随身携带物品,渔翁的钓竿、鱼篓,诗人的毛笔、酒具,乌篷船、渔盆、小船等传统民间婚礼的若干道具。都让剧情每个细节格外吸引人。

  道具设计:姜欣成

音效设计:李天放为演出做音效设计,演出空间中的立体音效围绕着游客,如逃难百姓的不安、啼哭与窃窃私语音效,追赶的马蹄声、不同片段中大自然的风雨雷电声,江面岸边私塾里的朗朗读诗声,族人反对英娘不得与岸上人通婚的嗡嗡劝诫声......,都烘托出身临其境的听觉感受。

创意玩法 全新体验

时空切换设计手法:从最早的“建德人”原始时代开始,展开历史时间线轴。每一幕都随着人物故事发展而进行时空切换。如逐鹿的建德人首领穿过时光隧道雨帘后,变身汉代名仕严子陵,而子陵穿越迷雾变身孟浩然……,就这样层层切换,将观众带入历史上有记载与典故出处的故事中。

观众区与舞台区融合:在边看边走的演出模式中,又升级“不区分舞台区与观演区”的体验。如那些拖家带口,背着行囊逃亡的百姓从游客群中仓皇逃难时,与观众擦肩而过,带给观演者奇妙的体验。

《江清月近人》是真正意义上的沉浸式实景演出,行走在闭环式的雾中环岛中触摸建德千年历史脉络,在美轮美奂的多媒体、声光电夜游中做一场穿越时空的梦。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