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品牌创新提速 高端医疗设备下沉,赛诺威盛亮相2020CMEF

2020-10-21 10:5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作为疫情后的首个世界级医疗器械展CMEF于10月19-22日在上海隆重举行。各大厂商携新品、高端前沿产品纷纷亮相,随着国产替代进程的深化,各大民族品牌走在了创新前沿。赛诺威盛作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研发能力的优秀民族高端CT制造企业,携5G远程微创介入手术室和智能车载移动CT两大新品参展。

当前国内癌症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死亡率极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肿瘤的治疗已成为国内外医学界持续多年的热点研究领域。肿瘤微创介入治疗技术以其创伤小、效率高、治疗时间短、医疗成本低、术后病发症少等特点得医生与患者的青睐。肿瘤微创介入治疗在国内起步较晚,凭借其优势发展迅速,各级医院的医疗技术和诊疗方法有机融合成为微创介入治疗领域专家学者十分关注并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针对目前国内基层医疗微创介入普及度低,推广慢,市场高端精准设备少等问题,赛诺威盛凭借多年在肿瘤微创介入行业的经验推出了5G远程微创介入手术室。

5G网络拥有高速率、大带宽、低时延等特性,可以有效保证远程手术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使医生能随时随地掌握手术进程和病人此时此刻的身体状况,及时作出应对措施。基于5G技术平台的微创介入手术室是在CT影像引导下,构建出的精确诊断、精确导航、精确治疗、精确评估为一体的高效一体化微创介入解决方案,快速提升基层处置能力,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标志着个体化医学、精准医学理念真正融入肿瘤常规治疗环节。5G远程微创介入手术室能够规范操作流程、降低手术风险、快速提升操作者的能力,可以有效的“弥补技术欠缺,减少误诊误治,提升治疗效果,提高科室影响力,辅助开展国家级、省级临床先进技术项目,加速专业人才的规范化培养”。

两地专家通过高清视频会议系统进行方案讨论,利用5G网络大带宽、低时延的特性,保障了患者即时数据和历史诊疗数据的动态实时共享,并通过软件远程精准控制机器人进行手术的规划指导,可以高效精准为病人完成手术,有效提升远程会诊系统的诊断准确率和医疗指导效率。5G远程微创介入手术室可快速高效的普及肿瘤介入处置技术和提升处置能力,使肿瘤介入诊疗的推广与应用更加规范化。

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肿瘤治疗理念正发生变革,肿瘤治疗趋向精准、微创、高效和个体化的治疗的方向,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并不断规范和发展。赛诺威盛凭借自己核心CT研发实力,和众多专利奖项,自主研发程度等同于跨国企业的优势,帮助医院打造前沿科室发展,带动区域医联体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同时提升医院对患者诊断与治疗的规范化,制定出适合基层卫生资源地区的筛查、诊断和治疗的可行性方案。

在5G新基建快速发展的今天,医疗与科技的结合将有助于医疗产业发展,将为病患提供更好的医疗条件。远程医疗手术方案不仅解除了病患两地奔波的劳苦,并解决了一些地区医生资源短缺的问题,孕育着无限挑战与巨大机遇。未来,赛诺威盛携手更多广域医疗联合体推动远程医疗技术合作和应用研究,共同构建5G机器人医疗新业态。助力分级诊疗,大病不出县,提升基层医院微创介入处置能力。

赛诺威盛智能车载CT是今年疫情爆发期,因抗疫一线需求在短短一周研发并实现量产的新品,第一时间支援四川道孚县中藏医院和呼和浩特市第二医院,其独有的防震减压设计和机动灵活的特征为医院及周边乡镇医疗资源紧缺提供便捷的诊疗条件。车载CT是方舱CT更灵活的一种应用延伸,是医院快速扩充容量,提高应急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搭载智能处理工作站、赛诺云平台和5G技术的赛诺威盛车载全身CT即到即用,平战结合,强拓展、强机动、强适应一站式CT影像完整解决方案。车及舱内配置均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定制化服务,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差异性需求,解决特殊环境难以开展影像诊断的诸多难题。赛诺威盛智能车载移动CT采用强动力牵引车头和高负荷底盘实现高机动性和稳定性,安装整体的自装卸装置保障工作时调整平衡落地。辐射防护设备间装有空调室外机组和通风机组便于冷热交换和新风注入,具备加湿和净化功能。布局网络通讯组件,方便CT的远程通讯和数据交换,放射科医生通过5G网络直进行远程阅片会诊。电力供应系统,配备发电机组,逆变储能系统及储能电池,解决CT 对大功率设备的供电问题,满足不同场景的供电需求。为满足充足的使用空间和操作便捷性,配有双侧拓展舱。方舱顶板装有紫外线灯管、照明灯带及空调风道等。舱体自带铅防护,扫描间与操作间隔离屏蔽,防止交叉感染,最大限度保护患者和医生。

赛诺威盛凭借坚实的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砥砺前行。让高端影像技术不断下沉,使得基层医院实现与三甲医院相同的标准化扫描和影像结果互认成为可能,实现基层首诊的分级诊疗,提升基层诊疗能力,助力大病不出县,降低百姓就医负担,造福百姓。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