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大家手笔)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0-09-23 05:3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奋力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并非易事,需要我们持续努力,把常态化疫情防控继续抓紧抓实抓细,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

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必须秉持科学精神,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控要求,坚持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及时有效救治患者。为此,需要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社会各界的疫情防控意识。比如,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后,应该主动去发热门诊或相关医疗机构进行检测。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需要继续加强新冠肺炎检测和诊断能力建设,特别是加强发热病人和住院病人监测,开展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有条件的开展胸部CT检查。需要对新诊断的新冠肺炎患者严格实行集中隔离治疗,并落实患者密切接触人群的隔离和医学观察制度,尽早切断传播途径。

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继续强化社区防控。社区防控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最重要的防线。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社区防控,全面实施网格化、智能化、精准化管理,在社区实现群防群控。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商业机构等都要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制度。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用千千万万个文明健康的小环境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社会大防线。在外防输入方面,针对境外疫情的新情况新趋势,采取更加灵活管用的措施,强化外防输入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强边境地区、口岸城市卫生检疫和隔离观察救治能力建设,降低输入性病例对我国疫情防控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突发急性传染病往往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社会危害大,是重大的生物安全问题。我们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从长远来看需要继续加强我国传染病医疗队伍建设,全面推动医学教育改革,探索公共卫生应急处理和临床医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大型医院可新建或改建“平战结合”的传染病应急救治中心,平时能提供日常的医疗服务,战时能迅速收治传染病患者。同时,继续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工作,组织多学科力量协同攻关,尽快攻克疫情防控的重点难点问题特别是疫苗研发。加快推进已有的多种技术路线疫苗研发,同时密切跟踪国外研发进展,加强合作,争取早日推动疫苗上市使用。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疫苗研发和产业化体系,建立国家疫苗储备制度,更好为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常态化支撑。

(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 人民日报 》( 2020年09月23日 09 版)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