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隆林:石漠化山区桑蚕产业助力脱贫

近日,广西百色隆林各族自治县克长乡村民们的蚕茧卖出了好价钱。为帮助村民增收,克长乡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创建了2000亩石漠化山区桑蚕高产示范基地,让村民们参与桑蚕产业。

广西隆林:石漠化山区桑蚕产业助力脱贫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9-17 21:2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隆林9月17日电(记者 张怡)近日,广西百色隆林各族自治县克长乡村民们的蚕茧卖出了好价钱。为帮助村民增收,克长乡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创建了2000亩石漠化山区桑蚕高产示范基地,让村民们参与桑蚕产业。

示范区中心位于克长乡猴场村猴场坝子,该区域属典型的大石山区,平均海拔1218米,土壤基本为风化石土,土层厚度不大,质地较为粘重,有机质分解较快,腐殖质积累作用较微弱,有机质含量较低,非常适合种桑养蚕。该示范区于2020年2月开始创建,其中核心区(猴场坝子)1500亩,拓展区600亩,年内预计养蚕0.4万张,年产鲜茧 30万斤,实现产值750万元。计划2021年底扩大至3000亩,进一步辐射带动周边群众种桑养蚕。

广西百色隆林克长乡2000亩石漠化山区桑蚕高产示范基地 图/中国日报

农户在蚕房中工作 图/中国日报

村民在隆林的缫丝厂工作 图/中国日报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产业道路和桑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产业,打造星级示范区,进一步带动全县桑蚕产业的大发展。

桑蚕是隆林的一项传统优势产业,具有较好的群众发展基础。从60年代至今,隆林共有4次发展种桑养蚕的经历。自2011年以来,隆林各族自治县抓住国家“东桑西移”有利契机,把种桑养蚕做为隆林各族自治县“十三五”发展规划的一项重要产业之一,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推动,科技带动,项目拉动,资金扶持”等综合措施,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全县的桑蚕产业得以稳步发展壮大。

2011年,引进蚕茧加工龙头企业—广西隆林嘉利茧丝绸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在县轻工业园区建缫丝厂,总占地30多亩,设计12条自动化缫丝生产线,日可加工鲜茧10吨,年加工干茧1500吨,年生产白厂丝300吨,年可消耗约4万亩桑园。第一期工程已建成5条缫丝生产线,年生产生丝180吨。该公司在隆林县加工生产的生丝均达到了5A级以上高品位丝等级,成品销售价格高于市场3-5万元/吨,蚕丝品牌效应明显。

目前,全县已发展桑园面积5.6万亩,覆盖全县16个乡(镇)157个村,其中贫困村81个,共有种养植户4000多户;每个乡(镇)建成一个奔康产业园,实现“建好一个示范片带动周围一大片”的发展目标。全县累计完成大蚕房建设451座,共61503平方米;小蚕房建设10座2000平方米;2019年,全县折合养蚕2.9万张,销售蚕茧238万斤,实现产值7896万元,养蚕农户仅养蚕一项年户均收入1.18万元以上,蚕农年养蚕人均收入在2000元以上,种桑养蚕促农增收效果明显,桑蚕产业已成为隆林县农民脱贫致富的又一重要途径。

2020年新种桑园2.6万亩,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发展桑园面积达5.6万亩,涉及农户4000多户,覆盖全县16个乡(镇)157个村,涉及贫困村81个,贫困户1470户。

(编辑:严玉洁)

(张怡)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