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9公益日”开幕,后疫情时代继续深耕公益数字化

2020年“99公益日”开幕,后疫情时代继续深耕公益数字化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9-04 10:1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9月3日, 2020年“99公益日启动仪式”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原址)正式举行。作为疫情后第一个99公益日,选择在方舱医院开幕,既是对武汉和战疫英雄的致敬,也寓意着中国互联网公益的“重启”。

今年99公益日在玩法上全面升级,不仅改进了“小红花”、“一起捐”等捐赠方式的用户体验,还推出公益消费券、订制接龙、直播公益等新玩法,将公益融合进战疫、消费、文创、社交等日常场景中,让“一块做好事”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

在此基础上,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腾讯基金会”)将继续投入2.9999亿元的项目配捐和1亿元非定向配捐,与近万家公益组织、上万家爱心企业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一起,构筑疫情之后的公益新生态。

腾讯主要创始人、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人陈一丹在启动仪式上发表主题致辞:“后疫情时代‘99公益日’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公益生态也面临更多新机遇和新挑战。腾讯公益将投入更多技术力量,与公益伙伴携手,继续深耕透明度、数字化、生态效率”。

腾讯主要创始人、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人陈一丹

创意玩法让善意倍增,消费也是做好事

过去五年间,99公益日的玩法设计充当着“善意催化剂”的角色。

以小红花为例,一个用户在朋友圈里集小红花,可以带动几十乃至上百的好友参与捐赠。在这种 “链式反应”下,99公益日的筹款人数从18年的2870万增到19年的4800万,集小红花活动的总互动人次更达1.14亿。

今年“小红花”玩法的用户体验全面升级。相比于往年,今年集小红花的操作更加简单。网友在捐赠后会被自动引导到相应界面,而且不再需要答题、输入评论等额外的手动操作,只需捐一元或者给好友点赞即可获得小红花。

小红花配捐的力度也再次提升。用户在基础配捐的基础上,邀请10-25位好友参与集小红花活动、集满299朵,就可以获得随机3至10倍的翻倍配捐。

同时,今年99公益日推出适配企业和机构伙伴的新玩法。针对受疫情冲击的公益伙伴,99公益日设计了公益消费券、订制接龙和伯乐码等工具,将善意嵌入到生活、消费和生态合作的细节中。

爱心企业可以发放公益消费券。消费者为项目捐款后,领取公益消费券用于消费时抵扣现金,从而实现商家和消费者“一块做好事”。而带有企业和团体元素展示的定制接龙,则将品牌营销与劝募活动结合起来。此外,公募机构之间可以用伯乐码进行绑定,实现优质资源的联合,将机构品牌做大做强。

在革新玩法的加持下,微信支付、微信视频号、腾讯新闻、腾讯视频、王者荣耀、和平精英、QQ、看点、腾讯云等等27条腾讯旗下业务线将开放资源,并根据产品能力设计公益互动方式。

微信支付在99公益日当天,将发起知识星光公益计划,向贫困山区小学捐赠99座星光图书室。用户付款成功后,点击页面下方助力按钮,成功助力后可保存证书,未来可查看助力的图书室建设进度。

此外,30家爱心企业将参与深度联动。腾讯音乐娱乐集团、阅文集团、南方电网、广汽集团、长隆集团、快手、B站、京东、拼多多、VIPKID等企业将开发具有品牌特色的公益玩法。

阅文集团旗下的网络文学作家给乡村儿童写信,为他们解疑答惑、加油点赞。信件集结成的电子书《写给小朋友的信》将在QQ阅读发行,并开放爱心捐助和和阅读打赏的途径,让读者与作家、平台一块做好事。

“在互联网让公益变得更多元透明的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探索着更多的互联网公益文创路径,用新的互动创意内容形式,传递着风雨同舟、手足相望的信念。”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表示,希望99公益日能汇聚更多善意,带来向阳而生的力量。

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

多渠道出圈互动,向公众发出公益邀约

将善良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让听众成为公益的参与者。互联网公益因此吸引了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以2019年的99公益日为例,捐款人数增长了149%,平台新人贡献了总捐款额度的56%,约10.1亿元。

让善意不限于“被表达”,更“被看见”、“被效仿”,从而激励更多人参与公益活动中。今年99公益日将提供1000万元非限定性激励金、7亿曝光人次的线上广告金激励、超100万件线下小红花物料,支持直播、微信公众号、爱豆公益等线上线下的互动模式。

直播能够最直观地展示善意。无论身处何处,发起者只需要一台手机就能直播、为项目募捐。用户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收看,在直播过程中直接参与捐款、爱心回礼等互动,并与腾讯公益小程序无缝打通。本届99公益日累计将有千余场类似的公益直播。

个性化的创意内容能让公益更为鲜活。今年99公益日,创作者可以将公众号与腾讯公益平台联动绑定,结合粉丝兴趣创作独具特色的公益图文信息。用户在阅读同时能够一键捐赠。

公益的生命力需要年轻一代的激情。99公益日期间,120多家粉丝团将发起专属自家“爱豆”的定制接龙。筹款金额最快和最终筹款最多的粉丝团,还将获得腾讯平台的曝光资源。

为了将这些互动转化为善意传播的能量,腾讯公益平台联合几千家爱心公众号,发起“自媒体合伙人计划”,以一对一的方式认领公益项目。近百个大号还将组成“自媒体公益战队”,在社交渠道发起99公益日的拉捐打榜。

众多跨界明星、KOL和UP主们也将参与到这场传播接力中。B站、快手和微视平台将发起“一块做好事”活动,通过挑战赛和短视频征集的方式,鼓励KOL、UP主们与用户一块花式做好事。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9公益日还将新文创与公益结合起来。腾讯QQ、王者荣耀妲己、微信气泡狗、《全职高手》主角叶修、狐妖小红娘原创角色苏苏等虚拟IP人物,将组成“99好事官联萌”,推广“一块做好事”的理念。

在线下,99公益日也准备了丰富多彩的互动。9月3日晚上,“99公益日、一块做好事”灯光秀在举办地武汉上演。两江四岸,包括黄鹤楼等著名地标,将有1000栋建筑一齐被“小红花”点亮,并随着主题场景变换,向市民分享公益生活的精神。

在武汉重启、高校开学后,99公益日还将走进武汉学院等高校,收集与分享同学的返校感悟,共同倡导“一块做好事”、鼓励高校学子参与互联网公益。

上“云”用“数”,让公益生态更透明

在过去五年间,99公益日善款总额从最初的2.28 亿元增长到24.9亿元,提高了10倍多;腾讯公益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累计筹集爱心善款 38.7 亿元,拉动 9763 万人次网友参与捐款。

数据增长的背后,是互联网数字技术的更新迭代,不断拓展公益生态的深度和广度。在今年99公益日启动仪式上,陈一丹表示腾讯公益将从透明度、数字化、生态效率三个角度,为互联网公益提供更多技术能力的支持。

透明度是公益生态健康的基本指标,是公益行业赖以生存的基石。今年99公益日将引入区块链技术提高透明度,所有筹款项目都“上链”。项目披露在加大透明模板力度的同时,还将可溯源、可回查、不可随意更改,数据信息全程可追踪。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在腾讯平台上已经成熟,比如区块链发票在税务领域的应用。区块链可以让公益更透明、更加技术化。大家完全不用担心‘数据有篡改’这种问题。”腾讯基金会秘书长葛燄表达了对区块链在公益应用上的信心。

腾讯基金会秘书长葛燄

数字化建设是互联网公益建设的重要任务。今年99公益日前夕,腾讯公益平台技术团队推出“公益SaaS计划”:通过开源模式,将一些技术开放和嫁接给筹公益机构和伙伴,助力公益项目上“云”用“数”。截至目前,参与该计划的机构数已达50家,预计到今年年底将超过100家。

“本身做公益还帮着别人做公益,我觉得这更有价值。”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张伯礼院士说。以99公益日为契机,腾讯基金会探索构建一套技术公益互助模式,为公益伙伴提供更有效率的数字工具。

疫情期间,腾讯公司组织内部志愿者,支援各地防疫小程序开发、战疫在线工具开发等公益性开发工作,帮助公益伙伴提升战疫救灾能力。腾讯基金会将以这种技术志愿者的经验为模版,构建“技术公益互助平台”。

陈一丹表示,腾讯基金会将加大技术公益互助项目的投入,让技术成为公益的抓手,给更多的社会痛点提供最佳的“数字解决方案“,提升公益生态效率。

从募捐到共建,互联网公益瞄准社会“痛点”

“社会公益性活动是促进社会整体发展、促进人民整体福祉增进的有效手段。”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院士高度评价了公益活动的作用,也点出了互联网公益的新使命。

在战疫和扶贫两个年度命题下,腾讯公益不止步于公益募捐的初创目标,而是关注和参与到社会议题的解决中,刷新着互联网公益“中国样本”的内涵。

为了对抗疫情, 腾讯设立15亿元“战疫基金”。这笔资金没有简单地捐赠了之,而是被有计划地分配在物资支援、技术支援、人员关怀、科研与医疗事业等领域,兼顾了抗击短期疫情和预防长期疫情的国家社会需求。

在扶贫攻坚的参与中,腾讯公益从最初的筹款平台,扩展为社会“痛点” 解决方案的孵化平台。帮助山区空巢老人脱贫的筹款项目“外婆的礼物”,在腾讯公益平台上不仅实现了筹款目标,还形成一套自我造血的可持续公益模式。

“99公益日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行动”。互联网公益正在超越募捐的角色,更深地嵌入到良善社会的共建中。正如陈一丹在致辞中说:“筹款额早已不是衡量成功与否的指标,每次99公益日所传达的社会正能量,能带动多少人的慈善认同以及对更长一段时间对社会良善的推动力,才是我们一直不断追求和看重的目标。”

 

【责任编辑:马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