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辽宁盘锦舌尖上的“非遗小镇”

田庄台镇非遗小吃。目前,田庄台镇有31项传统手工艺项目被列入省市区三级非遗保护名录,其中有26项属于“田庄台小吃”系列。田庄台小吃已经成为盘锦市饮食文化的一张特色名片,正在成为同盘锦大米、河蟹齐名的特色旅游产品。

走进辽宁盘锦舌尖上的“非遗小镇”

来源:中新网 2020-08-25 09:3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走进辽宁盘锦舌尖上的“非遗小镇”

  田庄台镇非遗小吃。 李晛 摄

中新网盘锦8月25日电 (李晛)辽河码头帆樯林立,大街小巷商阜栉比,晨钟暮鼓寺蕃声远,美食名点回味悠长……24日,记者随辽宁省委宣传部组织的“碧海蓝天看辽宁”一行走进了辽宁盘锦非遗小镇田庄台。

田庄台镇位于盘锦市东南端,东依辽河,西临渤海湾,是大辽河下游发祥较早的历史文明古镇,曾经是盘锦地区最早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田庄台镇有3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26项小吃传统技艺,上百种小吃。”盘锦田庄台镇副镇长孙玉红如是说。

田庄台镇非遗小吃。 李晛 摄

田庄台镇非遗小吃。 李晛 摄

“小吃”是田庄台历史文化的一部分,这里曾经久负盛名并流传下来的经典小吃是老一辈人传下来的餐饮奇迹,是古镇的一个历史文化“品牌”。在田庄台镇延续至今的商铺里,大多都还传承着古老的经营之道,这些老字号艺不外传,均为家庭作坊的经营模式。以老胡家烧鸡、王把切糕、刘家果子铺等为代表的百年老字号使田庄台饮食经济长盛不衰,成为名副其实的“盘锦味道”,是盘锦地域饮食文化的特色代表。

据孙玉红介绍,近年来,在盘锦市文广局和非遗中心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田庄台小吃文化研究会,深入挖掘、传承和发展“田庄台小吃”传统手工技艺,帮助特色项目申报“非遗”和“老字号”。

目前,田庄台镇有31项传统手工艺项目被列入省市区三级非遗保护名录,其中有26项属于“田庄台小吃”系列。多次组织小吃业户参加省市区各级非遗、展销和比赛,凤桥酒厂的“渡口老酒”、刘家果子铺的“老八件”、宛三爷回回馆的“水饼”获得辽宁金牌旅游小吃荣誉称号,其他小吃企业还获得盘锦名牌产品、315诚信企业等20多个奖项。田庄台小吃已经成为盘锦市饮食文化的一张特色名片,正在成为同盘锦大米、河蟹齐名的特色旅游产品。

田庄台镇非遗小吃。 李晛 摄

田庄台镇非遗小吃。 李晛 摄

“田庄台小吃”成为古镇的一大历史文化品牌,近年来声名雀起,备受各地民众欢迎和好评。2019年,“田庄台小吃”和特色餐饮年销售额达2000万元,吸纳就业人口1000余人。据粗略统计,2019年春节期间(一个月时间),凤桥酒厂销售额达到150万,老胡家烧鸡、刘家果子铺销售额在30万左右,宝发祥、正兴合糕点、三合居烧鸡、宛三爷回回馆等销售额都在15万左右,家家都出现供不应求、加班加点疲于应对供货的局面。

“今后将继续加大对田庄台小吃的整体包装和推广力度,将田庄台小吃做大做强、推向全国。”孙玉红说。

此外,田庄台镇又做了古街改造提升工程,分为古街店面改造提升和古街亮化提升工程两部分。2018年2月份完成了古街亮化提升工程,在古街路灯上安装了特色道旗(灯箱式)和特色中国结(带灯),每天晚上中国结和道旗交相辉映,既扮靓了古街,也彰显了古镇古街的文化旅游品味。

历史文化如同生命线一样为古镇的发展提供给养。在近千年的历史中,田庄台镇诸多宝贵的物质遗留得到了传承,并在岁月的积淀里,凝结成了一串串鲜活的历史元素和文化符号。据了解,凭借古镇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田庄台镇已成为辽西地区首家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完)

(李晛)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