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40年来,深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演绎了一个又一个春天的故事,发展成为一座充满魅力、活力、动力和创新力的创新型国际化城市,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精彩缩影,印证了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在城市拔节成长的历程中,无数的人和企业在这里实现梦想、绘就传奇,他们的故事,唤起人们对“春天故事”的回忆与激动。
新时代,从经济特区到先行示范区,深圳将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努力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我们推出《40年,我们与深圳共成长》专栏,生动讲述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奋斗故事,积极探寻深圳各界在新时代先行示范再出发的不竭活力和十足干劲。
点击链接查看视频
40年来,伴随着深圳特区的大跨越发展,深圳电网从仅仅依靠燃油发电机发电,成长为全国供电负荷密度最大、供电可靠性领先的超大型城市电网。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以“深圳速度”创造了电网企业的“深圳奇迹”,支撑了深圳从边陲农业县到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大都市的跨越发展。这背后,也有着一代代电力人执着的追求。
在下围岭电缆终端场,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输电管理所电缆一班班长黎玉强正指导着两位90后徒弟巡视检查。在电力岗位上,黎玉强一干就是39年。1981年,17岁的他便来到深圳,投身电网建设。
“那时候的深圳就是一个小渔村,我们的办公地点在解放路。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是‘开三停四’,就是工厂开三天停四天,开四天停三天,为什么?电不够,我们的居民也经常受停电困扰”,黎玉强回忆说。
当时的深圳电网相对落后,以10千伏的低压线路为主,变电站也很少。上世纪80年代初,深南路两旁电线杆织就的“五线谱”随处可见。1983年,一场台风将深南路上的电线杆全部吹倒了,深圳的电力供应几乎陷入瘫痪。为了能让电网更加坚强,深圳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电缆化建设的征程。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深圳供电基础设施建设飞跃发展。轨道式巡检机器人,智能视频监控,在深圳最长的电缆隧道——全长超过24公里的北环隧道,先进的智能设备正24小时为这座城市的大动脉保驾护航。
黎玉强说,“现在抬头看一下,我们市区里面看不到架空线,架空线都放在地下去了,但是我们放在地下的造价比架空线贵7倍,所以要城市有这么大的发展,才能支撑起这么大的投资。如今,我们的城市又可以安全可靠用电,视觉上又美观。”
据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输电管理所电缆部副主管胡力广介绍,直到1989年,深圳第一回输电电缆才投产,当时是11万伏的电缆,长度只有两公里,而到现在为止,深圳的输电电缆长度已经超过了1100公里,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近10年来,深圳的电缆线路又翻了一番。
如今,深圳110千伏线路电缆化率达36.8%,10千伏线路电缆化率达90%以上,电缆化水平国内领先。横贯城市地下的一条条电缆,让深圳电网顶住了“杜鹃”、“山竹”等超强台风的袭击,抗灾能力显著提高,城市的天空也更加靓丽。
蓦然回首,这座城市已是灯火阑珊。从1979年到2019年四十年间,深圳电网主变容量从1.5万千伏安跃升至8253万千伏安;供电量由0.33亿千瓦时上升至938亿千瓦时;110千伏以上输电线路由28.6千米增加至5042千米;110千伏以上变电站数量由1座变成260座。2019年最大日供电量就达3.81亿千瓦时,比1979年至1982年整整4年用电量的总和还多,相当于“一日四年”。
2019年,深圳客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仅32.4分钟,优于伦敦等国际一流城市。其中,福田高可靠性示范区客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仅0.19分钟,达到世界顶尖水平,优于纽约曼哈顿。
深圳从经济特区到先行示范区,深圳电网也伴随深圳迈进了新的发展历程。日前,深圳市政府与南方电网签署新时代全面深化合作战略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打造电网高质量发展高地、建立供用电法律体系示范、打造能源产业核心创新典范、构建现代化供电服务体系标杆、塑造能源可持续发展先锋五个方面,全面深化合作。
对此,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董事长、党委书记吴小辰表示,公司接下来将全力抓好协议的落地,加快建设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智能电网,打造世界领先的电力科技创新中心和产业孵化基地,不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构建现代化供电服务体系标杆, 努力成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战略思想的城市电网高质量发展典范,为“双区”建设提供强劲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关键字 : 电力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