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南方网评:打好政策“组合拳”,筑牢就业“蓄水池”

【地评线】南方网评:打好政策“组合拳”,筑牢就业“蓄水池”

来源:南方网 2020-08-10 16:5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近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人社部、民政部、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和农民工就业创业相关举措情况。通过对《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和《关于做好当前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的解读,进一步凝聚共识,积聚合力,全力以赴稳定就业大局。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就要将就业放在首位。我国灵活就业从业人员规模达2亿左右,在解决劳动者生计得同时,缓解了城镇就业压力,成为吸纳就业的“蓄水池”。筑牢就业“蓄水池”,不仅是立足现实的迫切需要,也是着眼长远的有力支撑。

支持政策贵在精准。灵活就业人员中,小商小贩多、生活服务业从业者多、大龄失业人员多,抗风险能力弱,受疫情冲击影响更大。针对灵活就业人员自主创业,需要在审批管理、资金、场地等方面给予更精准的政策支持。《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突出加大对个体经营、非全日制以及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推出免营业执照、免部分收费、免租金、免费提供场地的“四免”政策,让灵活就业人员感受到政策的温度,进一步增强信心、增添动力、增加后劲。

农民工是灵活就业的主力军,需要重点关注。受疫情冲击影响,目前仍有部分农民工没有外出或外出稳定性不高,农民工就业形势还面临着一定压力。保障农民工灵活就业,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对于外出农民工,努力帮助其稳在就业地;对于返乡农民工,千方百计挖掘岗位促进其就地就近就业。要更加注意为农民工提供平等就业服务,在就业地、参保地全面放开失业登记,及时提供求职帮助,同时妥善处理各类劳动争议,切实维护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

兜住“底线”,帮助困难灵活就业人员尽快渡过难关。由于疫情的影响,灵活就业人员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困难,这个时候更需要政策的关怀和帮助,在危难时刻“拉一把”。《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明确,要加大对困难灵活就业人员的帮扶力度。对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及时按规定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范围。这样才能帮助困难灵活就业人员尽快走出泥淖,重振信心,开足马力向着幸福生活进发。

政策的“组合拳”有力有效,就业的“蓄水池”才能坚固坚韧。要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需求,提供更加精准的政策支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注重部门协同、政策协调、社会协力,这样才能让就业的“蓄水池”蓄更多的水,从而为做好“六稳”工作提供坚实支撑,为落实“六保”任务提供充足动力。(南方网郭雪营)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