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日兰高铁助力老区人民驶上“小康生活”快车道

2019年11月26日,横贯沂蒙老区腹地的日兰高铁日曲段开通运营,结束了沂蒙老区不通高铁的历史,沂蒙老区人民驶上“小康生活”快车道。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日兰高铁助力老区人民驶上“小康生活”快车道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7-22 16:5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临沂7月22日电(记者 赵瑞雪)2019年11月26日,横贯沂蒙老区腹地的日兰高铁日曲段开通运营,结束了沂蒙老区不通高铁的历史,沂蒙老区人民驶上“小康生活”快车道。

高铁拓宽收入渠道

“鲁南高铁的开通,为推介我们的手绣产品带来了极大便利。”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卞成飞说。坐着高铁,她参加各地举办的文化节博览会330多次,举办手绣公益课堂170余次,创作手绣产品24大类1000多个品种,让手绣这个沂蒙山区流传千年的民间艺术走向全国,带动了全村的脱贫致富。

卞成飞传承沂蒙山区手绣技艺几十载,在山东省重点贫困村崔家沟创办“手绣扶贫车间”,带动村里300余留守妇女和身体不便人士实现就业,每人每年增收2万元左右,助力34名贫困人口脱贫。

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卞成飞(右)在高铁上展示手绣技艺。 赵瑞雪 摄影

常坪村位于蒙阴县旧寨乡驻地西北20公里处,全村95%的土地种植桃树,且桃树品种丰富。多年来,蒙阴苹果蜜桃因为交通不便鲜为人知。2020年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公司与常坪村结为对口帮扶对子,担任常坪村挂职第一书记的李明,发现了临沂开通高铁带来的商机,与铁路部门密切沟通,借高铁名片展销特色果品和观赏葫芦,让蒙阴蜜桃特产通过高铁走进千家万户,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牛庆花是“沂蒙扶贫六姐妹”的一员,这几年带领乡亲们发展农村电商销售农产品。临沂开通高铁,牛庆花的感触颇深,以前去外地参加农产品展销,坐4个小时的车到济南,如今一两个小时到济南,时间节省了一半,高铁带来的不仅是出行便捷,还有乡亲们致富的信心。

牛庆花说:“高铁的开通,交通更加快捷了,这也有助于我们企业更好的发展,我们的桃子销售越好,我们果农的钱包也会鼓起来的。”

高铁带热文旅市场

据中国铁路济南局,日兰高铁开通以来,高峰时段开行旅客列车56列,其中临沂北站始发列车12列,旅客乘坐高铁可以快速直达沈阳、大连、北京和省内城市。临沂到达沈阳时间缩短至7小时57分钟,到达北京只需3小时18分钟,临沂到济南实现最快1小时30分钟,到达青岛只需1小时07分钟,较原来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二。开通至今已发送旅客125万人。

铁路工作人员介绍日兰高铁运行情况。

“沂蒙精神、沂蒙山小调、沂蒙红嫂让临沂这片热土名声在外,但是以前受制于不通高铁,临沂只能作为区域性的旅游目的地。鲁南高铁的开通,为中远程游客提供了极大的交通便利,临沂旅游客源市场由原来的300-500公里扩展到了800-1000公里。”临沂市文旅局市场推广科科长陈宏伟说,借势高铁开通,我们组织旅游企业赴高铁沿线北京、上海等城市开展了“高铁开进沂蒙山”大型旅游推介,在这些城市引起了巨大反响。随着鲁南高铁的开通,风景秀美的沂蒙山以他的亲情和热情,必将迎来更多的游客。

为了吸引高铁游客,临沂的各个旅游景点也加大了推介优惠力度,临沂北站附近的观唐温泉、蒙山站附近的龟蒙景区、费县北站附近的云蒙景区、厉家寨站的无极鬼谷景区都推出持高铁票优惠或免费游的长期活动。

高铁搭建协同发展平台

日兰高铁日曲段开通当天,在青岛举办的“青岛沂蒙周”也取得成果。一周内,“产自临沂”名优特品展、旅游专场推介会、17个县区主题日,向青岛、向世界展示了临沂蕴含的发展新机遇,促使34个项目签约,开启了青岛、临沂两地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今年6月16日,“产自临沂”临沂北站展销中心揭牌,这是一个以车站为桥头、以路网为纽带、聚合临沂优质农产品、对接长三角地区销售链的服务平台,重点推介蒙阴黄桃、苍山大蒜、平邑金银花、郯城银杏、沂南双堠西瓜等12种优质特色农鲜和品牌企业98种食品,并在临沂北站购物层常设展销中心,进行商品展销和商务洽谈。牛庆花说,凭借“产自临沂”这个平台,不少南来北往的旅客尝到了山沟沟里的“金蛋蛋”蒙阴蜜桃,纷纷下单购买。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连接通道,日兰高铁日曲段不仅拉近了临沂与省内城市的距离,还有利于扩大与中原经济区的合作交流,承接京津冀、长三角经济区的产业转移,充分发挥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优势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为促进老区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临沂商城管委会电商局局长陈贞如说,临沂是中转型商业中心,本地产品不到40%。每天有大量客商到临沂考察市场,又有大批临沂人到外地考察货源,为方便换乘高铁,临沂长途客运站加开了到枣庄高铁站的客运班车,流水发车,趟趟满员。“现在高铁开到家门口,再也不用舍近求远了。”

(编辑:严玉洁)

(赵瑞雪)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