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故事绘】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记肃南县人社干部、黄草沟村驻村工作队队员王荣文

2017年11月,被组织以重点培养后备干部身份委派到马蹄藏族乡黄草沟村开展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工作。驻村三年来,他不怕吃苦、踏实肯干,为民服务的朴实作风深受当地农牧民群众的一致赞誉,由此也书写了一首新时代人社工作者为民务实的青春之歌。

【扶贫故事绘】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记肃南县人社干部、黄草沟村驻村工作队队员王荣文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7-11 10:0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人社局的小王真是个攒劲小伙子”,虽然是村民们质朴的一句赞誉,却是对单位和个人最高的褒奖。王荣文,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人社局干部,中共党员。2017年11月,被组织以重点培养后备干部身份委派到马蹄藏族乡黄草沟村开展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工作。驻村三年来,他不怕吃苦、踏实肯干,为民服务的朴实作风深受当地农牧民群众的一致赞誉,由此也书写了一首新时代人社工作者为民务实的青春之歌。

不怕吃苦,崇尚实干是他工作的真实写照

黄草沟村位于祁连山麓,海拔高,常年严寒多雪,交通不便,村上生活条件极为艰苦。面对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妻子毅然扛起照顾家庭的责任,王荣文则迅速沉下身子投入到了驻村帮扶工作中,夫妻俩同时展现出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在驻村不到三个月时间里,通过请教老队员、村干部及逐户入户走访,王荣文迅速了解掌握了黄草沟村概况、产业发展及贫困户等详细情况,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本地人”。黄草沟村有居民81户217人,其中藏族71户181人,村辖区分为四个片区,地域极为分散,东西近30公里,村民以畜牧业为主,生产方式单一,大部分地区交通为牧道且不通车,有时候为及时将扶贫政策向群众讲清楚和解决群众疾苦,他经常步行或着骑摩托车入户走访,有时一整天吃不上饭,有时回来已是半夜。但他从没抱怨过,只要工作干好了,他就高兴,按他的话说“老百姓啥时候不脱贫,我就坚守到啥时候,直到全村过上小康生活”。

众所周知,驻村工作枯燥而且辛苦,辛苦不单单是在体力上,更有对工作和家庭、亲情间选择的辛苦。从肃南县城的家到村里,来回340公里,王荣文经常在周五晚上花3个小时赶回家,星期天下午再花3个小时匆匆赶回村里。大女儿今年6岁,小儿子只有6个月,王荣文的心里一头牵挂着小家,一头牵挂着黄草沟村这个大家,对默默支持的妻子,他的心里只能默默藏下那份深深的愧疚。虽然总是奔波在路上,但他风里雨里奔跑的时候,心里总是充满了干劲和热情,他的这股敬业精神,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赞赏。

为民服务,做好表率是他工作的最高定位

“只有你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你当亲人”“答应下的事情就要做到,千万不要失信于民”,这是王荣文在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工作中总结出的工作经验,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18年3月6日早上,王荣文接到妻子电话,女儿已经连续高烧5天不退,让他无论如何回去照看,可就在请假回家的路上,他接到了村干部要求一道去外县协调村上水电的请求,他没有犹豫,果断掉头,结果在回村路上因路面结冰、坡大弯急导致车辆滑出路面撞在了土坡上,在确定人员安全后,王荣文毅然步行回到村上,和村干部按时出发解决村上水电事宜,事发一个月后,村民们才了解到此事,都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2018年7月,当他得知贫困户张浩军女儿张海燕考上大学但因学费生活费问题打算弃学后,先后6次找到张浩军细致耐心的讲政策、做工作,并积极联系教体局为张海燕办理了6000元助学贷款,及时解除后顾之忧,帮助她顺利入学。2020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村上13名长期务工人员无法外出务工,他千方百计搜集就业岗位,积极引导就地就近务工就业,保证了他们的正常收入……这些都仅仅是王荣文服务群众的一个缩影,而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也正因如此,王荣文成为了当地农牧民群众口中最亲近的人。

尽职尽责,无私奉献是他工作的不懈追求

入户归来,拍拍身上的尘土,在吃饭的闲暇时间,王荣文给自己和一起的两个伙伴总结了近年来的一个关键词:奔跑。的确,奔跑,是他们工作的常态。这三年里,黄草沟村村民的幸福指数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奔跑:曾经破旧杂乱的旧房子变成了一院院的藏式小康屋;曾经泥泞荒芜的村道变成了平整平坦的水泥路;村里安装了路灯,还为老年人修建了一间活动室,这些是看得见的改变,但更为深刻的变化发生在了村民的意识深处。“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的发展思路”,在工作中王荣文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瞄准盯紧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掌握贫困户致贫原因,帮助每一户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为扶贫对象量身打造个性方案,千方百计促使贫困户致富增收,增强贫困户自身的“造血”功能。王荣文和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和村民的感情如同亲人,在和贫困户推心置腹的交流中教育引导贫困户改变过去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帮助他们树立自强、进取、感恩和勤劳致富意识,真正拔掉思想深处的“穷根”。经过王荣文等帮扶干部的入户走访和耐心宣讲,黄草沟村村民如今各个都对生活有着极为清晰的谋划。三年来,王荣文和驻村帮扶队员一道加强与各帮扶单位和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以项目建设为引领,共争取项目资金1300万元,不断完善黄草沟村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村上的基础设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村上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行路难、饮水难、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有效缓解,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2015年底,黄草沟村13户贫困户全部脱贫,人均纯收入8440元。2018年8月,黄草沟村高标准通过脱贫攻坚第三方退出评估验收。至2019年底,黄草沟村13户已脱贫人口中未出现返贫人员,该村也再未新增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6588元,并且呈现出每年稳中有增的良好态势。

“小王,娃娃见习的事情你给多操个心”“兄弟,给参谋下学点啥技术好啊”……现在,在村民眼里,王荣文已经成了他们家庭的一员。村民们的热情,也让王荣文心里暖暖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脱贫攻坚奔小康时强调“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王荣文也正以真挚朴实的工作情感,诚实谦虚的工作态度,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了年轻人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树立了新时代人社青年工作者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未来,他将和帮扶队员们更加努力的带领村民继续奔跑、追梦,在追逐幸福生活的小康路上,黄草沟的村民一个都不能少。

(齐明 唐朕天)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