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动生态保护,湖南首个国家公园呼之欲出

试点以来,南山国家公园区域内新增林地1.1万余亩、草地0.5万余亩,自然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91%提高至92.7%。目前,南山国家公园已进入试点冲刺和申报验收阶段,我省首个国家公园呼之欲出。

大力推动生态保护,湖南首个国家公园呼之欲出

来源:华声在线 2020-07-06 10:0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我省首个国家公园呼之欲出

南山国家公园试点区新增林地1.1万余亩,自然植被覆盖率提高至92.7%

盛夏,南山国家公园试点区,林木繁茂,绿意盎然。6月26日,在公园白云湖片区的城步苗族自治县白毛坪镇坳岭村,村民刘益富正在巡山护林。他说:“我将自家的500亩林地流转给国家公园,一年有25000元生态补偿收入。我守护的既是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呀!”

林地流转给国家公园,村民人均增收4000元

坳岭村党支部书记伍玉彪介绍,全村已有2.5万亩林地流转给国家公园,仅此一项人均增收4000元左右。采伐停止了,12名村民被聘为护林员,村里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野猪、野鹿、果子狸、林麝等野生动物也多了起来。

湖南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是201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我国首批设立的10个国家公园试点区之一。试点以来,南山国家公园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着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坚持严格保护,精心呵护湘桂边界这颗绿色明珠。

根据试点区集体林比例较高的实际,南山国家公园大力推进集体林“三权分置”改革,落实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按照自愿原则,将自留山、责任山和集体山林等集体林地经营权统一流转为生态公益林,确保集体林权流转后农民利益不受损、资源有增加、生态受保护。目前,已完成集体林经营权流转22.8万亩,每年为林农新增生态效益补偿765万余元。

大力推动生态保护,国家公园呼之欲出

同时,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实施产业退出、生态修复项目建设、生态移民搬迁、封禁管理等举措,推动生态保护向更深处拓展。一批采矿、风电、旅游、小水电等项目相继关停退出,完成矿权区域生态恢复4平方公里;实施高山湿地、南山草山等修复项目,恢复或修复林地1.9万余亩、草地1.6万余亩;生态移民125户522人;对十万古田等233平方公里的严格保护区实行封禁管理。该局还与城步苗族自治县联合执法,加大对园内草原、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与监管。

试点以来,南山国家公园区域内新增林地1.1万余亩、草地0.5万余亩,自然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91%提高至92.7%。新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林麝等珍稀动植物。据最近监测,留居公园内的候鸟种类从试点之初的97种增加到123种。目前,南山国家公园已进入试点冲刺和申报验收阶段,我省首个国家公园呼之欲出。

(郑丹枚 蒋剑平)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