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来论:粽香传情,“云”来“云”往更惬意

新冠疫情给今年的端午平添几多轻愁,但山高水长,割不断亲情和思念。临近五月初五,一大批围绕端午民俗文化的网络直播、线上公益、扶贫促销活动火热袭来,让节日变得丰富多彩,也为城乡旅游业复苏注入源头活水。

人民来论:粽香传情,“云”来“云”往更惬意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2020-06-25 10:4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冠疫情给今年的端午平添几多轻愁,但山高水长,割不断亲情和思念。临近五月初五,一大批围绕端午民俗文化的网络直播、线上公益、扶贫促销活动火热袭来,让节日变得丰富多彩,也为城乡旅游业复苏注入源头活水。

挖掘传统节日内涵,网上端午人气满满。助力脱贫攻坚,潮州市主办直播活动,主持人带领全国网友一同拔竹笋、包栀粽;感悟端午文化,大同市举办线上端午结艺编织活动;普及祛病防疫知识,长春文庙开展端午节线上公益文化活动……直播文艺节目、电商销售、网红带货、线上学民俗、跟着视频包粽子,五花八门的活动体验,让弥足珍贵的历史习俗在不知不觉间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搭乘互联网这列时代快车,古老的端午节旧貌换新颜。

浸染端午气氛,“粽子经济”一路走俏。各地的超市商场,端午主题商品被安置在显赫位置。汨罗市建立起电商平台,预计当地今年粽子产业总产值将超1亿元,超越去年。在杭州,白蛇许仙的传说再次激活,特色主题活动直接转化为消费能力,带动了西湖旅游。更有多地以传统节日为依托,抛出扶贫助困、振兴经济的“金点子”。今年的端午新风貌积极健康,值得点赞。

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不仅因为香粽竟巧、艾叶飘香,更是因为虽各地风土人情有差异,具体习俗有侧重,但在千年的传承发展中沉淀下来的驱邪避害、饮食节物、竞技娱乐的意义是共通的,承载其中的爱国情操、人伦和谐、祈求四季祈求安康的情愫是共通的。

采一把艾蒿挂在屋前,让自然的香气驱走蚊虫;饮一杯雄黄酒,病魔都远走;煮香草兰汤沐浴,洗去经年的积尘和疲惫;系上五色丝线辟邪强身……端午自来就是“卫生防疫日”,古人在这一天洒扫门庭、挂艾悬蒲、佩香囊、饮雄黄、采药饮茶、避邪保健,实用习俗千年相传。

思接千古,关照当下。疫情之下,多地龙舟禁赛,聚集风险仍高,这个特别的端午节适时提醒我们:仲夏至,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若有情,“云”来“云”往更惬意。端午安康,才能更快乐!

(子 川)

【责任编辑:朱月红】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