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滩种风景 宁夏固原城美又生金

荒滩种风景 宁夏固原城美又生金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6-24 13:4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6月的宁夏固原夏意正浓。

在西南新区“四个一”林草产业示范园内,树木长势良好,花卉竞相开放,美不胜收。沿着园区道路游览,两侧的苗木和花卉相互映衬,前来参观游览的市民置身其中,闻花香、赏美景,不时拿出手机拍照留念,享受着亲近自然的乐趣。

2017年,针对固原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不紧密的现实问题,宁夏固原提出了生态与经济并重、山绿与民富双赢的发展思路,按照种出风景、种出产业、种出财富的总体要求,改革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启动实施适宜固原发展的“一棵树”“一株苗”“一枝花”“一棵草”林草产业试验示范工程。

西南新区“四个一”林草产业示范园于2017年10月开始选址规划,2018年2月铺设园区道路和管道等基础设施,5月底基本建成。示范园建设用地1000亩,引进克劳沃(北京)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宁夏宁苗生态集团、固原绿峰园林绿化有限公司3家企业进驻园区建设,其中宁苗园区建设面积500亩、绿峰园区建设面积300亩,都以“一棵树”“一株苗”“一枝花”为主推品种,克劳沃园区建设面积200亩,主要种植“一棵草”。

“这是我们园区培育的复色月季花,花朵的颜色会随着花期而变化,如同天上的云朵般美丽,所以名叫彩云。”绿峰园区的温棚里,技术员丁燕燕向游客介绍。她两年前因为偶然的机会来到产业示范园,看到这里种植了美国红枫、日本红枫、迎春花、玉兰花等当时固原并不多见的花卉品种时,惊讶之余更是心有所向,决定应聘到园区上班。“打小就喜欢花花草草,读的也是苗林植物养护专业,算是专业和爱好相投。”丁燕燕说。

正在宁苗园区里忙碌的技术工人黄全银,是原州区河川乡黄河村人,2018年初建园区时在此务工。从刚开始负责松土除草、施肥浇水、修剪枝叶及防病虫害等工作,到现在操作旋耕机、割草机、绿篱机等机械作业,技术越来越熟练,对园区里的一草一木也了如指掌。“园区里种植的‘一棵树’有大果榛子、鸡心果等,‘一株苗’有六盘山迎客松、暴马丁香、夏橡、白兰地绚丽海棠、五角枫等,‘一枝花’有六盘山耐寒百合、冷香玫瑰等,日子一长,我和它们都有了感情。”黄全银说。在宁苗园区,像黄全银一样长期务工的农民有20多人,月收入3000多元。到了春秋两季补种苗木忙碌时,园区务工人数会增加至七八十人。

“目前园区苗木销售以客商上门收购和公司自行销售为主,用于工程绿化的金叶榆、水蜡、油松等造型树的销路很好,2019年园区销售毛利润达到了100多万元。”宁苗园区生产场长王燕子说。

目前,西南新区“四个一”林草产业示范园在政府主导、企业投资、科技支撑、闽宁协作的建设运营模式下,通过1至3年的引种驯化和试验示范,共种植适宜本地生长和发展的特色经果林、城市绿化景观苗木、六盘山特色花灌木和观赏草等70多个树(花草)种159个品种70万余株苗木,固定带动周边百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就业,脱贫增收。

昔日的荒草滩,如今的花果园。西南新区“四个一”林草产业示范园在挖掘释放绿水青山的生态功能、经济优势和产业价值的同时,提升了城市品位,成为固原市区一张亮丽的新名片。(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摄影 胡欣)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