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端午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端午旅游消费将超2倍增长,亲子消费力强劲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0-06-19 16:05
2020-06-19 16: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今年的端午小长假将有哪些新特点?6月19日,美团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端午节旅游消费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安心出游”“无预约不出游”“住宿消费品质化”的出行特点将在这个端午节更加凸显。同时,各地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将带动全国景区消费额明显增长,预计2020年端午节我国旅游消费呈现整体回暖态势。受疫情影响,跨省长途游减少,本地游和周边游成为旅游的主流,自然风光景点、主题乐园、城市公园、文化古迹是热门品类。

美团平台大数据显示,“一票难求”的现象将上演,平台上87%的5A、4A热门景区端午门票预计提前3天售罄。有出行计划的用户可上美团App进入“景区限流抢先预约”专区,了解景区购票入园政策,提前预约门票。

“安心”仍是主旋律,3成消费者将提前1天预约门票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安心出游”仍会是端午小长假的关键词。不少消费者在预订酒店时,会主动选择“安心住”。来自上海的王先生刚刚通过美团App预订了上海周边的一家“安心住”酒店,准备端午带着家人好好休息放松一下。“住酒店的话现在比较在意房间的卫生防疫。在美团上通过照片我可以直接看到酒店的防疫工作执行情况,感觉更安心。”

此外,《报告》显示,提前一天及以上预订门票的数量占所有门票数量的30%,通过美团App预约旅游成为消费者出游前重要的“预备动作”之一。据了解,端午期间全国有超过8200家景区在美团提供“预约旅游”服务,游客可以通过手机提前购买门票或者现场扫码预约门票,避免窗口排队聚集购票带来的风险。

从具体数据来看,厦门居民对于“无预约不出游”的响应度颇高,提前一天以上预约端午门票的占比高达70%。杭州及武汉居民次之,提前一天以上预约端午门票的占比分别达到了57%及56%。

出游住宿品质化,浪漫纪念“必住榜”人气高

疫情防控当下,出游距离越来越近,但消费者对住宿的品质要求却越来越高。6月9日刚刚发布的美团点评2020“必住榜”“必玩榜”将成为端午品质住宿和休闲度假的重要参考指南。《报告》显示,端午假期期间,“必住榜”城市榜单酒店住宿日均订单量预计与5月份最后一个周末日均订单量相比增长16%。高档、豪华型酒店将在本次增长潮中扮演中流砥柱的角色。

特色榜单方面,浪漫纪念“必住榜”关注度提升最快,相关上榜酒店日均订单量在端午期间预计与5月份最后一个周末日均订单量相比增长50%,戏水玩海类酒店订单预计增长27%。

  重庆的消费复苏率全国最高,亲子家庭消费力MAX

在消费刺激措施的助推下,《报告》预计端午假期期间全国旅游景区消费额较节前平日提升226%,与去年端午节相比,全国景区旅游消费复苏率有望达到73%以上。

从地域上看,西部和南方地区旅游复苏节奏快。《报告》预计2020年端午节,全国旅游消费复苏较快的十个省份分别为重庆、四川、青海、海南、甘肃、宁夏、天津、河南、江西和云南。各地政府已联合美团等互联网平台推出消费券、红包、折扣等一系列促消费活动,对拉动旅游消费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受疫情影响,跨省长途游减少,本地游和周边游成为旅游的主流,自然风光景点、主题乐园、城市公园、文化古迹是热门品类。在经历较长时间的居家生活或自我隔离后,举家去户外透气或“遛娃”,在观赏美景的同时享受天伦之乐,成为许多人的选择。《报告》显示,2020年端午节期间门票订单中亲子群体的占比将达到46%。

夜经济又回来了,主题乐园夜场将超1倍增长

近来“夜市”成了热词,各地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夜市重新开放,恰逢端午假期到来,夜间消费将迎来夏日的一波小高峰。《报告》显示,2020年端午节期间,全国日均夜间消费额比2020年5月最后一个周末的日均消费额增长11%,但与2019年端午节相比仍会下降8%。上海、深圳、成都、广州、重庆、杭州、西安、南京、苏州、东莞将位列2020年端午节期间全国夜间消费热门城市前十名。美团民宿数据显示,重庆解放碑商圈、成都春熙路/太古里商区商圈、重庆观音桥/九街商圈、成都宽窄巷子/中医学院等将是全国人气较旺的民宿商圈。

夏日夜晚,街头小店开瓶冰啤配烤串,或者与家人朋友相约主题乐园来场夜游都成为消暑好选择。数据显示,端午假期美团平台上主题乐园夜场票订单量与5月份最后一个周末日均订单量相比将增长107%。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