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集团于旭波:特殊时期的民生担当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总裁于旭波讲述了中粮集团疫情期间保障武汉前线食品供应并积极复工复产的故事,还介绍中粮和各国伙伴协作抗疫的情况。

中粮集团于旭波:特殊时期的民生担当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6-13 15:0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北京6月13日电 为讲好中国和世界的抗疫故事,生动展现企业在参与全球抗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国日报社于6月12日晚以“云直播”形式举办了主题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企业责任与担当”的“新时代大讲堂”。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总裁于旭波讲述了中粮集团疫情期间保障武汉前线食品供应并积极复工复产的故事,还介绍中粮和各国伙伴协作抗疫的情况。他表示,中粮的目标就是要保证大家都能吃饱、吃得健康、吃得安全,这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际行动。他说:“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陕西考察时指出,在防控疫情中,国有企业充分发挥了主力军、生力军的作用,在推动复工复产过程中,国有企业也要发挥主力军、生力军作用。这是对我们的肯定,也是对我们的要求。我们将全力以赴,共克时艰,以更大的勇气去担当、去创造未来。相信我们携手并肩,山川湖海终无恙。”

以下是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是来自中粮集团的于旭波。我所服务的公司具有七十年的历史,是一家植根中国市场、链接全球主要粮食产区和销区的农粮食品企业,服务超过140多个国家、地区的客户及消费者,在全球大粮商中资产排名第一位。

在过去几个月中,我们和大家一样,经历着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和考验。疫情无国界,它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也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这一场疫情,把我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再一次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身上的责任与担当,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白衣天使、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我们看到,各行各业中无数普通人挺身而出,在责任的驱动下成为最美逆行者。在这里,我也想跟大家分享几个故事。

这张照片是今年2月在疫情中心点武汉拍摄的,照片上是武汉最大的卖场之一中百仓储常青联营店,这是中粮肉食设在这里的“家佳康”专卖店,它的存在就像城市巨人的一个小小细胞。

当新冠疫情在武汉爆发时,正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前夕。以往每一个春节,武汉人餐桌上最受欢迎的菜是莲藕排骨汤、珍珠丸子等,这些都离不开肉。中粮家佳康在武汉是家喻户晓的品牌,小包装生鲜肉占据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封城之后,武汉按下了“暂停键”,农贸市场、小型超市关闭,餐厅关门……人们的第一反应是涌进大型超市,买买买,特别是生鲜、粮油、食品这些餐桌上离不开的物资。

于是,就有了这张照片上的场景。此时店里的“家佳康”小包装生鲜肉比同期需求量高了不止一倍,但店员数量由于特殊时期只有不到平时的三分之一,一个人支撑一个店十多个小时,连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在这家门店背后,是中粮在湖北甚至全国的肉食养殖、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为了让武汉市民吃上新鲜的猪肉,武汉中粮肉食工厂春节一天都没有休息,在员工到岗率只有40%-60%的情况下,平均每天生产小包装生鲜肉接近27000盒。而疫情发生之前,满员满负荷生产时,这一数字平均为20000盒。2月4日,这一数字跃升至35491盒,打破了建厂以来日产量历史最高纪录。

这家店是疫情发生之后中粮保障粮油食品供应的一个缩影。

在中国,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食用中粮提供的粮油食品,也就是说我们至少连接着7亿人口的餐桌。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我们更要让大家买的到、不涨价。

随着城镇化和物流体系的发展,包括武汉在内的大城市,绝大多数生活物资都来自全国各地。在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时,往往会带来应急区域粮油市场临时性供需失衡。这个春节在武汉,大米、面粉、面条等购买需求达到往年同期的2-3倍,挂面、面粉接力成为消费热点。

中粮集团每天发往湖北的大米超过200吨、面粉面条约50吨、食用油约300吨。根据湖北省小包装油年消费量测算,这300吨食用油占当期市场消费量的23%左右。真正做到了我们的承诺 “供应不断、价格不涨、质量不降”。

在中国是这样,在其他国家中粮的行动如何?万里之外的阿根廷此时正是收获大豆和玉米的季节,这是当地农民们的命脉,也是该国重要的外汇来源,这些农产品将通过中粮的供应链走进各国人民的生活。围绕罗萨里奥这座城市的多个港口,是巴拉那河畔出口粮食的枢纽。在这里,我们阿根廷的员工们在忙碌着。二天前,我们与中粮阿根廷负责健康安全的经理乌戈·阿切尔博进行了通话,他告诉我们“阿根廷全国封闭尚未对中粮经营造成重要影响,在阿根廷中粮办事处也收到了中粮总部再次送去的防疫物资,他们将本着以人为本、生命第一的主旨,将全力保障阿根廷大豆和玉米的供应链不受影响”。

我们努力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大家餐桌上有食物,食物健康安全,这是我们的责任所在,是正确义利观的体现,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践行。大疫当前,这一理念愈发凸显出其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新冠疫情是对全球化进程的重大考验,也是对中国企业的重大考验,没有一家企业,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中国企业的担当就是中国的担当,对每一个普通人负责,就是对人类的命运负责。

中国有句古话,叫“患难见真情”。在我们全球产业链上,中国、南美、北美、澳大利亚、黑海等世界粮食核心产区和销区的几十万中小企业和农户是我们的重要合作伙伴。特殊时期,怎能忘记他们?他们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责任。

这张照片是今年3月在广西崇左拍摄的,这里是中国“糖都”此时正是甘蔗收割和甘蔗糖工厂榨季生产的关键时期。但外来砍蔗工无法如期返回蔗区砍蔗,部分运蔗车辆及道路也因疫情防控而无法正常运输,如果没有解决办法,那么蔗农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万亩的甘蔗烂在地里。

 关键时刻,中粮下属企业中粮糖业52名员工火速组成甘蔗糖原料先锋队,连续31天在所辖蔗区各村屯持续作战。有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小分队队员梁家豪说:“在田里收甘蔗,这是甜蜜的事业,虽然每天都精疲力竭,但是我们乐在其中。”

糖业是这样,其他领域也是如此。我们为湖北的养殖户紧急调运玉米、豆粕解决他们缺少饲料的难题;我们为黑龙江的种植户解决“卖粮难”的问题;我们为内蒙古的牧民解决养牛资金短缺问题……

是的,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们。这张照片是疫情期间北京平价供应全市的医用酒精。大家也许会觉得奇怪,为什么瓶子和包装看上去像白酒。你没看错,这就是白酒的包装。这是中粮旗下的中粮生物科技48小时之内将白酒生产线转产为医用酒精紧急满足北京市的应急需求。“旧瓶装新酒精”,这是最快、最经济的解决方案。这家中国规模最大的玉米深加工企业从大年初一接到相关需求火速转产医用酒精,持续为国内抗击疫情提供医用消毒酒精9万余吨,首批供应海外的消毒酒精在3月已完成生产及灌装。

这张照片拍摄于武汉,时间是2020年1月24日,农历除夕上午,兄弟央企国药集团紧急支援中粮的第一批防护口罩、消毒液送到了武汉运输发货工作人员手中。

从那一刻开始,集团采购、海外客户援助、中粮国际从瑞士、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多个国家采购的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物资,持续不断地送到米面油肉奶销售、生产、运输一线。中粮旗下中国纺织7天内完成了口罩生产转产,首先保障武汉前线,然后是周边支援武汉及湖北市场供应紧急复工的各个工厂,最后才是集团指挥部。在巴西、阿根廷等全球主要产粮区,中粮工厂所有员工都配备防护口罩、手套等防护装备,司机和访客都必须检查体温、使用消毒喷剂、杀菌洗手液和手套,尽可能采取“无接触”的业务方式。

十六万中粮人分布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传播,保障他们的健康安全是我们的责任。

最后,我还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一个“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故事。这张照片,拍摄于今年2月。在中国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意大利供应商柯威集团等全球合作伙伴第一时间全力调集防护物资捐赠给中粮集团。3月,意大利作为海外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医疗防疫物资极度紧缺。接到柯威集团的求助后,中粮紧急筹集6980只防护口罩和10000只手套,多方协调将这批医疗防护物资从北京火速发往意大利特伦托。

“我们是同一片大海的海浪,同一棵树上的树叶,同一座花园里的花朵”,我们从未像此时此刻,对古罗马哲人的话有如此深刻的感触。今天,中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全球疫情仍在蔓延。“青山一道,同担风雨”,无论对消费者、对客户还是对合作伙伴、对员工、对社区,责任、担当应当是我们共同的选择。

习近平主席近日在陕西考察时指出,在防控疫情中,国有企业充分发挥了主力军、生力军的作用,在推动复工复产过程中,国有企业也要发挥主力军、生力军作用。这是对我们的肯定,也是对我们的要求。我们将全力以赴,共克时艰,以更大的勇气去担当、去创造未来。相信,我们携手并肩,山川湖海终无恙。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