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李建安:建立完善林业金融政策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李建安:建立完善林业金融政策体系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5-28 14:1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全国人大代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副院长、民建中南林科大支部主委李建安

中国日报5月28日长沙讯(记者 冯志伟) “林业产业不仅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也是一项公益、民生事业。林业生产周期长、风险高,林权抵押管理难、抵押物处置难。”为了盘活森林资源存量,实现资源变资产,解决林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副院长、民建中南林科大支部主委李建安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关于建立完善林业金融政策体系的建议。

2008-2012年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改革“林地确权”完成后,我国搭建了“森林保险——林权抵押贷款——林权收储”为主线的林业金融政策体系。李建安表示,“林业生产周期长、风险高,林权抵押管理难、抵押物处置难。形成了林权抵押贷款供需双方均有意向,但难以实践的局面,即农户、林业合作社、家庭林场、林业企业等林业微观经营主体想抵押贷款,贷不到款;银行等金融单位追逐高效益、低风险,不敢林权抵押贷款。”

2019年12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正式将林权收储写进法律,该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国家通过贴息、林权收储担保补助等措施,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开展涉林抵押贷款、林农信用贷款等符合林业特点的信贷业务,扶持林权收储机构进行市场化收储担保。”

为了落实法律规定,完善林业金融政策体系,进一步推动林业产业的发展,李建安从搭平台、建标准、出政策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首先,要建立林权收储担保金融企业(平台)。将林权收储职能前置,由政府、林业部门、农业政策银行等单位共同筹建林权收储担保金融企业(平台),承担林权抵押贷款需求方、供给方及接收不良资产第三方金融单位的桥梁。

“林权抵押贷款及林权收储的主要实践困难是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李建安提出,由林业部门、金融部门等协作建立林权收储评估等级标准,可促使林权收储担保金融企业(平台)的服务更加精准,降低金融供需双方的风险。

在出台林权收储担保补助政策方面,李建安表示,林权收储担保金融企业(平台)产生的不良资产应该通过竞拍等方式流转到第三方金融机构或个人。无法流转的不良资产,相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补偿政策,按照相应的损失补偿林权收储担保金融企业(平台)。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