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因“疫”迟——来自重庆的代表讲述抗疫故事

不因“疫”迟——来自重庆的代表讲述抗疫故事

来源:新华网 2020-05-27 17:0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北京5月26日电题:不因“疫”迟——来自重庆的代表讲述抗疫故事

新华社记者周闻韬、张泉、黄佳艺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中医院副院长李延萍作为重庆市疫情防控中医药科技攻关专家指导组组长,她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与全市20余名中医专家齐心协力,攻克新冠肺炎中医药临床救治科技项目这道难关。

一手抓科研攻关,一手抓临床救治。李延萍时刻紧绷神经,从安排门诊预检、分诊,把好“入口关”,到分管负责核酸检测的医技科室,再到牵头组建网上咨询平台在线答疑、线下坐诊……李延萍忙碌在医院的各个角落。

对接企业、协调用工、招募人才……春节假期一结束,全国人大代表、重庆猪八戒网络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明跃就和公司的3000多名员工迅速投入在线复工中,为疫情危机下的中小微企业提供帮助。

作为一家人才共享平台,猪八戒网有1400万灵活用工人才储备,可为企业提供设计、开发、营销等1000多种灵活用工服务。“疫情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冲击最大,很多企业选择灵活用工方式,项目制、包时制应运而生,所以我们抓住这一契机,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支持。”朱明跃说。

这次疫情也使朱明跃有了新的思考:“疫情对中小微企业影响较大,建议国家在灵活用工、解决融资难、降低成本等方面出台保障政策,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责任编辑: 马俊卿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