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面临疫情冲击,全球供应链布局或有重大调整

中国围绕产业链所形成的供应链、服务链、价值链体系是全球最为完整的,中国成功地控制了这场罕有的大危机,展现出强大的执行力,证明可以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正常运行提供稳定性和安全性,是黏住全球产业链的重要因素。

专家:面临疫情冲击,全球供应链布局或有重大调整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5-01 12:4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5月1日电 (记者 潘梦琪)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教授顾清扬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表示,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对全球供应链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而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制造中心,中国围绕产业链所形成的供应链、服务链、价值链体系是全球最为完整的,中国成功地控制了这场罕有的大危机,展现出强大的执行力,证明可以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正常运行提供稳定性和安全性,是黏住全球产业链的重要因素。

顾清扬说,“这次中国凭借自己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优势,大量地向全球的国际组织和一百多个国家提供抗疫物资,这正显示出全球化和全球供应链的重要性,国际社会在危机时刻可以利用全球的供应链进行交叉支援。”

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占据中心的位置。顾清扬称,这次供应链的冲击对中国的影响非常值得关注。他表示,全球正是通过供应链形成双向甚至是多维度的交互影响。这次全球冠病疫情对中国的冲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供应链的冲击,一个是海外需求端的冲击。

“当疫情早先在中国爆发的时候,中国经济的停摆对国外造成了严重影响,而当东北亚、西欧和美国成为了疫情的震中,他们的供应系统又切断了对中国的供应,反过来影响了中国的复产和经济恢复。”

顾清扬认为,东北亚、欧洲和美国的供应链突然的断裂,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复产和产业链的正常运行。发达国家突然取消了除医疗用品以外的大量订单,使得外贸需求的大幅度突然下降,外向型企业一时难以找到国内的替代需求,引发了剧烈的震荡。

“可以预计,全球供应链的布局将会有重大调整。”

顾清扬认为,全球供应链布局的调整主要有本地化、近邻区域化和全球化配置三种策略,且各有优势,相互之间互相补充,而不是互相排斥的。过去国家重点关注的是在低成本的地方布局,未来可能会更加重视供应链的整体安全性。

中国目前对外资市场仍具有极大吸引力。顾清扬称,这主要因为中国拥有全球最为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和企业生态体系,充沛的融资能力,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日益提升的科技创新能力,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政府的服务水平以及不断释放的改革红利。

他提出,中国可以加强与东北亚和东南亚合作,形成区域产业整合。“中国也应该继续在全球布局,除了尽可能地与欧洲和美国构建供应链,应重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产业和供应链整合,尽快将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延伸至产业和城市化建设。”

此外,这次全球性的封城封国等隔离措施,催生了一些新的业态,必然会激发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内涵创新。“比如人们可通过远程通讯加强全球供应链的协调,跨境电子贸易和云服务等等都会得到青睐 。而中国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兴基础设施建设,会为新型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提供重要的支撑。”

(潘梦琪)

【责任编辑:孙若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