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一季度经济数据如期而至。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65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6.8%。不过,在全国各地普遍启动复工复产进程的3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均呈现出较好的回升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包括工业、服务业、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进出口等降幅都大幅收窄。
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例,3月下降1.1%,比1至2月降幅收窄了12.4个百分点,已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此外,3月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8.9%,比1至2月大幅回升20多个百分点。从用电和发电量看,3月末用电量和全社会发电量开始持平和转正,4月上旬全社会的发电量保持正增长。
综上,一季度数据呈现出险中向好的特点,而后续向好的态势如何延续,经济恢复和反弹的力度如何,政策定向发力所起的效果至关重要。4月19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为当前经济工作把脉定向。会议提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
具体而言,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真正发挥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把资金用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上。此外,积极扩大国内需求,释放消费潜力,并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可以看到,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我们的政策弹药库储备充足,通过科学研判决策和精准发力,二季度企稳回升和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是确定无疑的。
在疫情对经济造成冲击最严峻的时刻,若干新产业新业态却迎风起舞,取得快速发展,形成新的增长点。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新一轮政策发力必将对重点产业和基建领域起到关键引领作用,进而推动整体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编辑:王辉)
( 汪品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