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对疫情大考 如期脱贫承诺不变

题:中国面对疫情大考 如期脱贫承诺不变 切实巩固脱贫成果,严防因疫致贫、因疫返贫,不仅有助于将疫情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后续影响降至最低,也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基础。

中国面对疫情大考 如期脱贫承诺不变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0-03-08 13:0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抗击新冠肺炎)中新时评:中国面对疫情大考 如期脱贫承诺不变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题:中国面对疫情大考 如期脱贫承诺不变

中新社记者 李晓喻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最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之一,就是耽误脱贫攻坚的进度。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目前已有9000多万人脱贫,但其中不乏收入刚刚达标、超过贫困线不高的群体,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稍有不慎就可能重陷贫困。对于这些游离在贫困线上的“边缘人口”而言,突如其来的疫情不啻为一场风暴。受疫情影响,人流、物流至今还不完全畅通,在外务工人员返岗受阻,甚至有可能失去原工作岗位。此外,部分扶贫产业原料运不进、货物发不出,特别是农产品销售面临困难。凡此种种,都会显著冲击其收入水平,加大致贫、返贫压力。如果不能妥善应对这些挑战,会直接影响脱贫攻坚战成果。

为此,中国上上下下行动起来,中央“一号文件”已经明确,各地要对已脱贫人口开展全面排查,加强对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户的动态监测,将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及时纳入帮扶。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也专门印发通知,要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解决贫困群众外出务工、生产发展和产品积压、扶贫项目开工复工三大难题。

下一步,巩固脱贫成果需要三样东西:

第一,一架“显微镜”。防止因疫致贫、因疫返贫,前提是对受疫情影响可能存在返贫风险的已脱贫人口、存在致贫风险的边缘人口详细情况有足够深入细致的了解。对民众、扶贫产业、产品受到的具体影响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一张“减震垫”。今次会议明确,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过渡期内,主要政策措施不能急刹车,驻村工作队不能撤。这对减轻疫情造成的冲击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一个“解压阀”。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应有针对性地解决其面临的困难。家有确诊病人的,及时给予诊疗救治,确保不因医药费用高而致贫;外出复工难的,可通过专车专列等方式助其尽快返岗;农产品卖出难的,可组织好产销对接,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核心只有一个:帮他们疏解压力。

疫情防控叠加脱贫攻坚,是难度前所未有的大战,也是大考。切实巩固脱贫成果,严防因疫致贫、因疫返贫,不仅有助于将疫情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后续影响降至最低,也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基础。

(李晓喻)

【责任编辑:朱月红】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