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记辽宁援鄂医疗队

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记辽宁援鄂医疗队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2-17 20:5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丁仁彧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鼻梁已经被口罩磨破,因为抢救病人的时候,他必须聚精会神。

作为辽宁省援助武汉重症医疗队队长,丁仁彧带领辽宁援鄂第二批150人团队,于2月4日下午接管武汉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东院区)3号楼6层和7层的两个病区,负责72个病人。

40岁的丁仁彧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从事相关工作已经超过14年,队员都是擅长重症医疗的精英。

丁仁彧负责的病人一半以上都是高龄人群,大部分属于危重症患者。其中年龄在60-70岁的有13名,71-80岁的有19名,81-90岁的有6名,90岁以上的1名。

“我们就是在和死神赛跑。因为大部分患者都是病情很严重,随时可能恶化的患者。保证他们病情稳定是确保减少死亡率的关键。”丁仁彧说,他们的工作就是在从死神手中抢时间。

95岁的王姓老人是丁仁彧负责的新冠肺炎患者之一,也是武汉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年龄最大的新冠肺炎患者。肾积水、脑梗塞和高龄脆弱的身体,让他时刻处于悬崖边缘。

护士马旭负责护理老人,他的工作包括给药、喂饭、翻身、收拾大小便,还要进行病区卫生消毒,收集患者产生的垃圾并密封处理。

“我们每隔2小时给他翻身一次,需要2-3人配合完成。以及更换尿不湿,让患者保持舒适,” 马旭说。

为了保证患者健康,医院内部的温度保持在15-18度左右。马旭和他的同伴们,必须穿上手术小衣(里层),防护服,一次性隔离衣三层防护装备,还要对手脚易暴露处用胶带密封,不让一丝皮肤暴露在外面。

穿着这样的防护服,即使不活动也会很快出一身汗。更何况,医护人员四班倒,每次要工作6小时。每次上班,每个人都要用自己的汗“洗个澡”。

护理组长尹方介绍,为节约防护服,每一名护士都自觉从自身想办法,有的穿纸尿裤。也有的上班前2小时就不喝水。因为每人每班就用一套防护用具。能省就省,因为医疗资源实在太宝贵了。

丁仁彧和同伴们从4号以来,已经抢救危重病人90例,9名重症患者好转,已经转至轻症医院。1名80多岁的老人从危重转为相对安全。

“忙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累,也不知道鼻子出血了,先休息一下,还得继续上!” 丁仁彧一边说,一边用碘伏棉签擦了擦被口罩压破的鼻梁。马不停蹄的他,谈到工作就忘记了疲倦。

红医精神,白衣天使。中国医科大学,成立于193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一个医科院校。80多年来,为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王振宁说:“革命战争时代,我们是红军医生,现在我们是白衣天使。但是我们的初心,都是救死扶伤,尽最大力量帮助更多危重症患者脱离死亡边缘。”

火速集结,千人上雷神山医院

除了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从1月26日到 2月15日,辽宁先后组建9批次医疗队,包括呼吸、重症医学、传染、感染、急诊等专业医护人员共1730人,驰援湖北一线。

他们主要被安排在雷神山医院、武汉协和医院等5家医院,大部分是负责收治重症患者的医院。

2月9日,进驻武汉雷神山医院的辽宁省第三批1000余人的医疗队,占雷神山所有医护人员的62.5%。

辽宁医疗队领队焦龙友介绍,雷神山医院的32个病区中有17个病区共780张床位将陆续由辽宁医疗队接手。目前已经收治372名患者。

截至2月15日,辽宁医疗队共计负责救治1028名患者,包括危重症病例54名、重症病例324名,已有193名患者出院。

武汉之外,对口襄阳

除了武汉,辽宁省医疗队300人于2月14日、15日入驻襄阳对口支援。医疗队承担4个县(市)和3个市属医院部分病区的工作。

辽宁省卫健委武汉医疗队副领队梁宏军说,连日来,党员队员们始终勇当先锋、做表率,大事、难事和危险的事自觉走在前,第一批进入病房交接,第一批纳入排班值班,第一批抢救危重病患。

“医疗队还成立临时党组织,包括临时党委和4个临时党支部,广泛开展视频连线学习、重温入党誓词、上党课等形式,加强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

除了公立医院陆续向武汉派出支援外,辽宁的私立民营医院也积极行动。记者从中国非公立医疗协会了解到,沈阳市数家民营医院即将派出医疗团队,奔赴武汉参与救治。

辽宁省援助武汉重症医疗队队长,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丁仁彧。(摄影:杨靖岫 来源:辽宁日报)

辽宁省援助武汉重症医疗队队长丁仁彧(左三)与他的队友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3号楼6层三病区准备为患者上ECMO(体外膜肺氧合)。(摄影:尹超)

医疗队医生向记者展示患者检查单(摄影:杨靖岫 来源:辽宁日报)

(编辑 富文佳 许聃)

( 吴勇 苏峰 李定淀)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