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皓集团总裁江炳志:创新商业模式,引领未来绿色出行新生活

2020-01-21 14:3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2.png

江山如此多娇。历史的航道上,总有一些人怀揣梦想展望未来的发展,牵引着时代前进的方向,他们被称为领航者。

中皓集团的“掌舵人”江炳志,便是其中一个。力争将中皓塑造成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行业标杆企业。

从小生意到中皓新能源,从农村娃到企业家。江炳志,是一位沉稳坚毅,身上随时“提着一股劲儿”的80后民营企业家。

他,在“夹缝”中踏准了汽车电动化这一不可阻挡的时代浪潮,洞见了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趋势,出手不凡,用独有的“充换电站+配套商业”的运营模式,掀起新能源汽车行业“先导军”充电基础设施领域的变革。

他,是抓住机遇,把握时代脉搏、响应国家政策的新能源产业助推者。

他,是面向未来、矢志创新、勇担使命的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引领者。

时代之上,风口之下。他正以利他之心带领着中皓乘风而上,不负时代,造万亿新能源“补给航母”,引领未来绿色出行生活。

忆往昔“破迷局”寻找新方向

未来,属于顺势而为者,更属于乘风而上者。

从现在来看,中皓新能源集团创始人、总裁江炳志无疑是把握住了这个“未来”的人。而当初,通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路,中皓新能源几乎是在“夹缝中”撑开的。

作为一个农村娃,江炳志没有殷实的家底,没有显赫的背景,只有股与身俱来的闯劲儿,他敢于走出现状,不断探索向前。

19岁便挑起了养家的担子,一步步从小生意人,到打工者,再到企业家。2008年,28岁的江炳志联合富顺县政府打造富顺纺织服装产业园,这个有为青年的美名传遍了家乡。

纺织园投产后,江炳志雄心勃勃,一边经营纺织园,一边大力投资地产、富顺“中国豆花村”等项目。

随着各个项目的投入,人马剧增,开支巨大,在各个板块暂时没有盈利的情况下,公司财务“只有支出,没有进账”。那时,一方面有一大帮员工指着江炳志吃饭;另一方面,银行抽贷,江炳志资金压力极大。

2014年左右,江炳志陷入资金周转困难,一到月底便是各种项目催款电话、项目事务电话。江炳志说,最多的时候,每天要接200个电话,耳朵听得发胀,话说到口干舌燥,说的都是些“麻烦事儿”。有时家人听到都焦虑到失眠,好脾气的江炳志反倒安慰:“哪怕1000个问题,总有办法解决的。”

那会儿,江炳志一边“麻烦”缠身,一边又看到原有业务板块在当时各有发展瓶颈,他在思考转型:“我想寻找一个既能响应国家战略、符合未来发展趋势,又有归宿感的终身事业。”

发展受挫和迷茫的双重压力下,乐观的江炳志选择提升和沉淀,报读了长江商学院。

上学期间,江炳志结识了不少做新能源的同学。于此,素来喜欢思考和钻研的江炳志便盯上了新能源产业。

他了解到,从2008年开始,国家就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政策。截至目前,我国共计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国家及地区政策200余项。

商海中摸爬滚打的江炳志迅速嗅到了商机: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极具发展前景的未来产业,也符合他期许的事业标准。

江炳志决定把握住这个机遇。但面对产业链上原材料供应、整车控制器等零部件研发生产、整车制造和充电基础设施等上中下游环节,不熟悉行业的他犯了难。

做材料?不具备资源优势!汽车制造?投资大、风险大、BBA等巨头早已入局!充电基础设施?大公司不屑,小公司做不起来,且市面上现有的分散式充电桩不安全、不方便、建设远远落后于规划,而这对江炳志来说是一个机会!唯一的难点在于,建桩建站前期需大量投入,前几年只“烧钱”无回报,且为了稳定性,最好买地经营。

经过大量调查分析后,江炳志毅然选择了进军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领域,“没有充电站充不了电,就像燃油燃气车没有加油加气站,汽车再好,也一样没法上路行驶。”

“异想天开!”“疯狂!”“血本无归怎么办?”在那个原本公司就艰难的时刻,当江炳志作出这一重大投资决定时,公司高管、家人、亲戚朋友都说看好这个产业前景,但却无一例外地强烈反对。

“我想干的事儿,一定要干成。”压力越是大,江炳志越不放弃。2015年,学业未完的江炳志不顾众人反对,开始在自贡试点。

随着不断的深入调查,他发现新能源汽车市场每年都是呈直线上升趋势,江炳志越来越感觉自己走进了一个具有无穷想象的产业空间,他的野心也随着空间放大,一步步把新能源事业从自贡做到了成都,从成都开始布局全国。

从那时起,眼光长远的江炳志便开始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了中皓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为未来公司全国和国际化布局做准备。

一路走来,江炳志艰难地从“夹缝”中找到未来,撑开了一条新的创业路。

看今朝“下深水”独创新模式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江炳志正是这样一个有创新精神的人。江炳志说:“从小,我每做一件事情都喜欢研究,怎么把事情做得精、做得快、做得大。”

而在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这件事情上,江炳志也是如此。

“如何创一个区别于同行的模式?”在2015创立新公司后,他“沉默”了两年钻研模式,行走坐卧,满脑子都是中皓新能源发展的事儿。他开始下深水,在公司组织研究小分队,收集所有新能源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的政策、文件、发展现状等资料,进行全面分析,还亲自到各个做充电桩的公司考察。

经过长时间的分析,江炳志对整个产业发展有了客观的认识: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先导军”,存在着车桩比不平衡、利用率低、盈利能力弱等许多短板,最明显的是,“很多露天建的零散充电桩,不安全、不美观、不规范”。

“凡是不规范的,肯定是不符合发展趋势的,迟早要被淘汰。”围绕着这些问题找答案,江炳志琢磨出了“充换电站+配套商业”的充电综合体模式。

有了商业模式雏形,江炳志并不急于求成,而是又通过和各地政府沟通对接,不断论证、迭代和完善。

2017年,历经两年打磨,江炳志的集中式充换电综合服务站运营模式已历经数十次演进,最终形成兼具时效性、安全性、美观性、综合服务性等多功能的模型。

江炳志说:“将来,走进中皓充换电综合服务站,不仅可以享受10分钟充满电的直流电充换电等服务,体验最新款的新能源汽车,还能逛品牌超市和星级农贸市场。”

于此,纵观整个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领域,中皓新能源探索出独特的运营模式,为全国独创。

“你们的商业模式能落地吗?”“在现有新能源汽车不饱和的情况下,你们充电站怎么养活自己?”

在项目接洽的时候,各地政府和合作商疑问颇多。但只要亮出几大创新的“中皓模式”,所对接的政府几乎是“例无虚发”。基于对模式的认可,很多地方在项目签订前后全程“绿色通道”。与甘肃玉门市的合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洽谈到正式签约不到一个月。

在江炳志的带领下,中皓新能源敢于改革、敢于创新,成为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领域一匹强势突围的“超级黑马”。

下决心“拼命干”跑出加速度

“别人是加油干,我是拼命干。”说起干事,江炳志质朴而诚恳,满腔激情,他说,“我唯一的优点是把想干的事情干成,干好。”

江炳志所言非虚。统筹全局的高度、先予后取的度量、果断敢为的气势……在江炳志的身上,不难寻找到这些特质。

为了拼命干成新能源事业,面对经费困难,江炳志“壮士断腕”。

2015年,他“砍掉”了很多业务板块,尽管原有业务还在释放出相当诱人的红利,江炳志一一忍痛割舍。尤其是转卖“豆花村”项目,按照长期规划和发展趋势,损失几十倍的利润不说,割舍的还有江炳志经营多年的心血和情怀。

“心痛,但必须这么做。”在江炳志看来,欲做大事,不仅要有策略,更要有先予后取的度量。

除了转卖优质项目维持中皓新能源初期发展,江炳志此举另外一层深意是:选定了中皓新能源这份终身事业,就必须集中全部人力物力放手干,把充电基础设施产业面做宽,市场占有率做够,把业务做精做专。

为了把新能源事业干好,江炳志落子无悔,努力“拼”,从自己“下手”,从团队着眼。

从穿着上,江炳志讲究“精气神”。白衬衣、黑西装几乎是他惯常的“战袍”。他说:“让别人看着精神,也随时提醒自己进入工作状态。”凡是有江炳志出席的签约仪式,在媒体的镜头里,他总是因为“神采奕奕”成为最显眼的那个。员工们都开玩笑说:“他像是喝红牛长大的,随时充满活力。”在这份精气神的带动下,中皓新能源的员工个个都干练利落。

精力上,江炳志和时间赛跑。这么多年来,他几乎没上下班概念,只要是醒着,几乎思考的都是怎么干事。从2008年办纺织园开始,事务繁杂的江炳志就再没睡过一天懒觉。如今,踏足新能源产业后,江炳志更是不敢懈怠。

不外出时,他会准时到公司开会、看方案、接待来访客人。

若出差,他好像永远在赶时间。有一次到汉中签约,工作结束时已是深夜12点,江炳志立即叫司机开车返蓉。到达成都以后,他简单收拾一下又得接待领导。到巴中签约,晚上10点才结束,他又执意摸黑去考察项目地块,之后又赶到自贡,参加第二天一早的会议。

“时间不等人,越忙越有希望。”江炳志说,在2018年年末最忙的时候,他早上在玉门,下午飞青岛,晚上回成都。

从团队打造上,江炳志极为严苛。江炳志说,当初他执意将公司迁往成都,一是因为大都市便于捕捉更前沿的信息,二是为寻找更好的团队做支撑。

江炳志希望集结一批能做事、想做事、能把事做好的员工共同努力成就一番事业,对于追不上发展脚步的员工他宁愿辞退并赔偿,也要将位置留给有能力的人。历经几年,江炳志磨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团队。

正是这份“拼”,让中皓跑出了惊艳同行的“加速度”。

从2017年10月开始,中皓新能源和自贡市政府签约,打响了中皓新能源起跑的第一枪,并逐渐在全国各地铺陈开来。

截至2019年12月,中皓新能源已对接、签约地区超过100个,达成合作意向城市超150个,收到各地政府邀请函数百封。

望未来“保初心”巨轮再扬帆

新时代的企业家精神,责任与担当是最为重要的底色。

“民营企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在江炳志的骨子里,也有着达则兼济天下的企业家情怀。

2008年,在深圳澳门等地打拼和求学多年的江炳志,回乡投入巨资打造富顺纺织服装产业园,他一方面是让自己立业,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想让家乡人就近就业、增加收入。

10年后,江炳志进军新能源仍心系桑梓。

2017年,中皓新能源与自贡签约,拟投出当下最大的一笔投资——17亿元,将自贡打造为中皓的全国样板,全速推进新能源汽车在自贡地区的推广应用,并带动四川新能源产业发展。

饮水思源,泽惠故里,是江炳志一以贯之的担当。而江炳志的眼里,不止有家乡,还装着“大家”。

中皓新能源的价值在哪里,怎样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随着事业的发展,江炳志使命感和责任感也愈强。

在中皓新能源发展中,江炳志一再明确中皓对政府、对社会大众、对行业的责任和价值。

对政府,江炳志提出,为政府解决就业问题创造稳定的税收来源;加快新能源汽车在当地的推广、使用和普及;为引领老百姓采取“共享电动汽车”轻资产绿色出行方式,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为切实促进当地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皓在和市、县两级的合作中,主动放弃补贴。

对社会大众,中皓新能源带去的是舒适绿色出行生活方式,且每座充换电站还可为老百姓提供200个左右就业岗位,同时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难、停车难、洗车难、维修检测难等问题,消除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后顾之忧。

对行业,由江炳志设计的中皓新能源模式将起到引领行业创新、推动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和行业综合发展的作用,同时搭建起新能源汽车行业线上线下合作平台等。

“只有他们都发展好了,中皓新能源才能走得更远更久,这才是我办企业的初心。”江炳志说,这个产业,他越做越乐在其中。

不负时代,不负社会;不负同行者,不负追随者。

风好正是扬帆时,潮涌恰逢赶潮人。江炳志这个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领域的领航者,带领中皓从自贡出发,立足四川,辐射全国,力争缔造一艘所向披靡的“中皓战舰”。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