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极考察队完成宇航员海采集水样作业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0-01-08 14:22
2020-01-08 14:2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雪龙2’号宇航员海综合科考完成了9条断面77个站位的水文参数测定及采水工作,”“雪龙2”号大洋队队长曹叔楠说,“我们将对水体样品进行化学和生物学多参数分析,所获数据将为了解宇航员海生态系统提供有力支撑。”

微小型浮游生物在南大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生产者、消费者等重要角色。曹叔楠说,采集不同深度的水样,有助于分析微小型浮游生物的种类和丰度,了解其群落结构和分布特征,为研究微小型浮游生物群落如何适应南大洋环境变化奠定基础。

科考队员、厦门大学教授陈敏从事南大洋同位素观测研究多年,采集了大量的水样用于后续分析。他表示,稳定同位素是海洋的良好示踪剂,可以反映诸如冰雪融化水的来源和数量等情况,从而为了解南大洋生态环境变化提供新视野。

据科考队员、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军介绍,海洋二所科研团队采集了从海洋表层至4000多米深度不同水层的海水样品,用于营养盐等诸多化学参数的分析。“这相当于为宇航员海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体检’,可以对这一海域基础化学环境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

病毒在海水中广泛存在,但病毒对海洋生物的潜在影响尚未被学界充分了解。研究浮游病毒多年的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汪珉,通过大体积采水对宇航员海的浮游病毒进行了富集,希望后期的实验室工作能在这个很少展开的研究领域有新发现。

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是“雪龙2”号首航南极,也是首次与“雪龙”号一道开展“双龙探极”。科考过程中,科考队员首次在冰区通过“雪龙2”号的月池系统进行了CTD采水作业。水样采集完成后,考察队员正在对所获样品进行保存整理,回国后进一步对样品展开分析和研究。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