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经济将持续有力,继续稳步前进

来源:陈新光
2020-01-06 11: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世界经济整体下行的背景下,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经济仍保持住了中高速增长的发展势头。2019年12月19日,世界银行在北京发布了《中国经济简报:周期性风险与结构性改革要务》,报告预测2019年中国经济增速为6.1%。无独有偶,在这之前亚洲开发银行预测2019年中国经济增速也为6.1%。可以预判,2020年中国经济将持续有力,继续稳步前进。

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我国市场空间大、成长快,积累的物质基础和人才资源雄厚,综合比较优势仍然明显,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有利条件较多。前11个月,国民经济运行继续保持稳中向好;在世界贸易增速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前11个月外贸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4%;1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重新回到扩张区间;在全球资本流动规模萎缩的情况下,前三季度实际使用外资同比仍增长6.5%。

中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主要体现在:一是发展基础不断加强。我国在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能力、人力资本等方面国际竞争力较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以制造业为例: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2018年,我国制造业总产值占世界的30%左右,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二是发展空间十分广阔。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处在深入推进阶段;三是发展潜力仍然巨大。虽然当前国内外不确定因素较多,但强大的国内市场正在加快打造,已是全球最具成长性的消费市场;四是改革的红利将持续释放。改革是我国发展的根本动力,可以说是支撑中国未来经济增长、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不竭源泉。

中国经济在抵御下行压力中尽显韧性和亮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显示了近五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性能特点:一是经济总量再创新高,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为16.2%,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30%左右;二是第三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撑起国民经济“半壁江山”;三是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新市场主体迅猛增长;四是创新发展深入推进,新动能不断培育壮大;五是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地区发展差距逐步缩小。从这五大经济特点,可以看出我国经济规模明显扩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市场活力不断激发,新动能发展壮大,区域差距逐步缩小,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韧性显著增强。

中国经济的亮点突出表现在增长阶段转换和消费结构升级,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正呈现新的特点:一是从产业内部的结构来看,传统制造业在陆续达到峰值后占比不断下降,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稳定提高,制造业服务化趋势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比重持续提升;二是从产业的形态来看,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运用,电子商务、平台经济、网络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迅猛发展;三是从总体上来看,产业结构调整已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以高技术制造业、“互联网+”、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符合价值链升级方向的产业,以及健康、文化、体育、娱乐等符合消费升级方向的产业,投资和产出均保持较快增长。

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加强逆周期调节

展望2020年,国际经济环境更加严峻。预计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速预计将继续下行,新兴经济体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在国际上各种唱衰中国经济的言论一直不绝于耳,但无一得到验证。最近,英国《金融时报》更是讲了一个“笑话”:“经济学家有九次预测美国经济会衰退,应验了五次。然而,西方经济学家21世纪以来已经10次预测中国会陷入信贷麻烦,不过一次也没有发生过”。2019年,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曾多次警示世界经济下行的风险,但都不约而同表示,中国仍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现在,有人担心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会不会“破6”。事实上,6%并不是特别的分水岭,增速略高一点或略低一点不是主要问题,关键仍要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还是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因为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当前,我国经济虽然面临下行压力,除了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的问题除外,还存在着汽车业持续低迷、债务率增长速度超过名义GDP增速、股票指数停滞不前影响投资者信心、在美国上市的中资企业市值下降和疲软的人口出生率等问题,都是值得我们予以高度关注的。2020年,要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稳增长放在重要位置,要实施一套组合性的政策:一是加强逆周期调节,实施好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二是大力推动改革开放创新,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三是管控好内外风险,切实防范化解财政、金融、房地产和外部输入性风险。其中加强逆周期调节的力度,是因为逆周期调节对经济的影响具有滞后性,扭转经济下滑的态势。扭转下滑的态势目标是要保持就业增长,使就业不滑出合理区间,保持经济韧性,提升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作者:上海研究院特邀研究员 全球化智库特邀研究员 陈新光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