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深冬时节,在秀山电商物流园,车进车出、装货卸货,热闹非凡。秀山发展给老百姓生活带来的实惠和变化,是我市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缩影。随着社会氛围和生活学习环境的不断改善,来渝少数民族群众切身感受到在渝如家的温馨。

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来源: 重庆日报
2019-12-31 08:2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深冬时节,在秀山电商物流园,车进车出、装货卸货,热闹非凡。借助蓬勃发展的电商产业和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这个地处武陵山腹地的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如今已然成为武陵山区商贸物流中心。大山里的农产品“俏”了,民族地区老百姓的荷包“鼓”了。

秀山发展给老百姓生活带来的实惠和变化,是我市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缩影。

作为唯一辖有民族自治地方的直辖市,我市56个民族成分齐全,常住少数民族人口193.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7%。其中,黔江区和酉阳、秀山、彭水、石柱4个自治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有少数民族人口179万,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92.7%。我市还有14个民族乡,分布在万州、武隆、忠县、云阳、奉节、巫山等6个区县。

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原因,民族地区发展长期滞后,贫困问题较为突出。面对挑战,我市坚定不移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放到全市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立足民族工作的实情,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十三五”以来特别是2017年7月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总结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经验,紧密联系民族工作的实际需要,及时作出了推动“一圈两群”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建设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确保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

目前,我市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呈现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今年4月,一则令我市尤其是民族地区干部群众惊喜的消息传来,习近平总书记翻山越岭,“换了三种交通工具”,来到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实地了解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在重庆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为我们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也为我市少数民族地区干部群众全面脱贫奔小康增强了信心,鼓足了干劲。

少数民族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是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难点和重点。近年来,我市以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为目标,重点实施了产业扶贫、旅游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精准帮扶措施。2018年,全市共安排民族地区5区县转移支付近200亿元,占民族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7%。

2017年7月以来,民族地区累计减贫78326人,贫困发生率降低到0.7%。黔江、秀山、石柱已实现整体脱贫摘帽,酉阳和彭水也能如期完成整体脱贫摘帽,渝东南民族地区即将实现整体脱贫奔小康。

区域经济实力显著提高

出入更便捷,生活更舒适,在家门口也能向全国各地销售土特产——这是渝东南民族地区百姓的共同感受。

近年来,我市加强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先后组织实施一大批交通、水利、电力、能源、通讯等重点工程,建成一大批支撑民族地区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交通建设“三年会战”初战告捷,公路里程由14998公里增加到25370公里,民族地区集高速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于一体的现代化交通网趋于完善。

基础设施的明显改善,为民族地区长远发展增添了后劲、夯实了基础。一条条水泥路不断向广大民族村寨延伸,让当地百姓告别了“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尘”的历史。

区域经济实力显著提高。2018年,渝东南民族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7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比全市快0.9个百分点。民族地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935元,同比增长10.5%,增速比全市高1.3个百分点。

文旅产业快速发展

黔江区小南海镇板夹溪十三寨,距离黔江主城约30公里,这里聚居着200多户近1000名土家族群众,保留着原始的土家吊脚楼民居,原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原味的土家民俗风情。这里是土家族原生态博物馆,也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最美的土家原生态聚居带,犹如世外桃源。

如今,这个曾经“养在深闺”的偏远贫困村,抓住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利时机,积极发展民族文化特色旅游业,深入挖掘民俗特色,推动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并成了网红打卡地。

板夹溪十三寨建设发展是我市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的一个缩影。我市还有中国最大的苗族传统建筑群彭水蚩尤九黎城,石柱黄水民族风情镇、酉阳酉州古城、秀山洪安古镇、武隆后坪苗寨等这些各具特色的地区、景点,都成为展示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窗口。

目前,我市共有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镇22个,市级少数民族特色村镇94个。特色村镇已成为民族地区推进脱贫攻坚、旅游产业升级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2018年,全市少数民族特色村镇旅游人数达1153.68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达23.7亿元。

社会事业协同推进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市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协同推进。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得到加强,基本建成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在保护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方面,传承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了一批民族博物馆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创造了一批优秀民族文化成果。

民族教育方面,基本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教育体系。民族文化进校园积极推进,民族传统体育蓬勃开展,我市组团参加第十届、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奖牌总数均位居全国第二。

医疗卫生方面,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能力明显提高,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断扩大,城乡居民就医条件显著改善,行政村基本实现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配齐了主要医疗设备,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社会保障实现全民覆盖。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统筹城乡、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险体系基本建成,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基本实现。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来渝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少数民族同胞日益增多,他们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也给城市和社会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市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委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牵头作用及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统筹谋划并协调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重大事项,扎实做好城市民族工作,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借鉴,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着力深化创建活动,全市涌现出一大批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先进典型,有76个集体和71名个人受到全国表彰。

为提升服务管理效能,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找准服务管理与民族情感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结合点,探索形成了“理直气壮宣传法律法规、合理合法解决矛盾诉求、一把尺子规范服务管理”的工作方法。目前,全市设立109个来渝少数民族群众维权服务站,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法律咨询和维权服务。

随着社会氛围和生活学习环境的不断改善,来渝少数民族群众切身感受到在渝如家的温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重庆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驰而不息推动民族工作“争创一流、走在前列”,积极谋划“十四五”时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能力,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创美好未来,共享中华民族新的光荣和梦想。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