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冰雪运动火了

今年,河北在全省各地推广冰雪运动,紧抓“谁去滑”“谁来教”“去哪滑”3个关键环节,做好冰雪运动进校园、冰雪人才培养、冰雪场馆建设3项重点工作,强化各项保障,加快推进冰雪运动普及发展。

河北 冰雪运动火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9-12-27 08:32
2019-12-27 08:3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原标题:河北 冰雪运动火了

今年,河北在全省各地推广冰雪运动,紧抓“谁去滑”“谁来教”“去哪滑”3个关键环节,做好冰雪运动进校园、冰雪人才培养、冰雪场馆建设3项重点工作,强化各项保障,加快推进冰雪运动普及发展。

进入冬季以来,从燕山、太行,到渤海之滨,冰雪运动在燕赵大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今年,河北在全省各地推广冰雪运动,紧抓“谁去滑”“谁来教”“去哪滑”3个关键环节,做好冰雪运动进校园、冰雪人才培养、冰雪场馆建设3项重点工作,强化各项保障,加快推进冰雪运动普及发展。今年冬天,河北组织百县万校千万人参与冰雪运动会,全省累计举办各类冰雪赛事活动2100余场次,带动1500多万人参与冰雪运动。

发动青少年积极参与

为解决“谁去滑”的问题,今年下半年,河北省广泛开展各类群众身边的冰雪赛事活动,充分调动青少年参与的积极性,河北省教育厅联合省体育局开展冰球、陆地冰壶推广、冰雪知识竞赛、雪地足球推广等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

12月21日,河北省首届冰雪运动会(承德赛区)开赛,近500名运动员参加速度滑冰、冰球、越野滑雪3个项目的比赛。其中,冰球比赛在承德市冰上运动中心开赛,比赛只设青少年组,来自9个市代表队的138名运动员参加,参赛运动员年龄均在12岁以下。

11月,保定市在市内各小学中挑选队员组建市青少年冰球队。11岁的高子安经过层层选拔,进入冰球队接受训练。

刚开始他有点不适应,摔了好几次。“冰球既要拿着杆,还要用余光看着球。如果只盯着球,就看不到前面的人,无法躲避、突破。”不过,凭借轮滑基础,仅仅用了10多分钟,他就找到了感觉,适应了冰球的节奏。

从进队到参加全省比赛,总计才一个多月。比赛前一天,高子安和父亲到了承德。高子安并不紧张:“用冰球杆打球,与对方进行身体碰撞对抗,非常有趣。特别是穿上防护服,就像穿上了铠甲一样。”

加强教练员队伍培训

为解决“谁来教”问题,河北省加大冰雪师资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冰雪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成立了省级和11个市级冰雪运动协会,培育职业冰雪社会体育指导员3383名、公益指导员13605名,为广大群众参与冰雪运动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服务。

承德市冰雪轮滑运动协会常务副主席刘晓毅也是一名专业冰雪轮滑教练,包括他在内的承德市冰雪轮滑运动协会的70多名专业教练,平时既教学生,也教体育老师,后者则是冰雪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中坚力量。

这一年,刘晓毅很忙。“去学校里培训体育老师,不但要教会他们怎么滑,更重要的是指导他们如何教孩子。”一方面,要把知识技能跟老师讲得细致准确,比如轮滑滑冰起源和专业术语,什么是“重心转移”“侧蹬收腿”;另一方面,启发老师用适合小朋友的方式讲课,像玩游戏一样。“跟小学生讲,‘内刃’‘平刃’‘外刃’,低年级学生可能不理解。但跟孩子们说脚往里撇一撇,他们就能明白了。”

“我们培训完体育老师后,他们回到学校便会着手开展冰雪运动相关课程。”刘晓毅说。

完善冰雪场设施配套

在张家口市崇礼区万龙滑雪场,几十条白色雪道镶嵌在连绵群山中,游客身着不同颜色滑雪服在阳光照耀下五彩斑斓。“这段时间,白天雪场上有数千人流量。”万龙滑雪场副总经理顾茂林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说。

顾茂林是个滑雪“发烧友”,早年在国外体验过高山滑雪后便为之着迷。近年来,随着国内冰雪场馆设施的建设完善,高标准滑雪场越来越多。顾茂林辞去了原来的工作,来到万龙滑雪场担任副总经理。

为解决“去哪滑”问题,河北省今年加快冰雪场馆建设,力争到2020年年底,实现各市和雄安新区标准冰面室内公共滑冰场馆全覆盖,全省室内公共滑冰场馆达到200个,滑雪场馆达到80个。

对滑雪场来说,客源多了,降低了冰雪场馆运营成本,但也对冰雪场承载力带来新的考验。

滑雪项目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滑雪场首先要保证游客的安全,需要对设施环境、运营管理及工作人员培训执行高标准、严要求并落实到位。与此同时,滑雪又是一项对技术有要求的运动,雪场要重视发展职业化的教练团队,帮助客人快速掌握技巧。“这需要我们雪场不断提升接待能力、服务品质和安全管理。”顾茂林说。

如今,冰雪运动火了,也带动了周边旅游、餐饮等产业的发展。“很多游客来雪场租购雪服、雪具,滑完雪会休息吃饭,有的还要住上一晚,这就需要我们做好配套的食宿、购物服务。有了场所还不够,还要不断提升管理和服务,提升参与者的体验,让百姓接触冰雪,爱上冰雪。”顾茂林表示。(张腾扬)

(张腾扬)

【责任编辑:程尔凡】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