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孕育大国气象 牢筑强国基业

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孕育大国气象 牢筑强国基业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12-10 16:3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2月10日电(记者 李弘扬) 1949年12月8日,中国气象局的前身中央军委气象局成立。新中国气象事业的70年,由此写下浓墨重彩的第一页。

这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茁壮成长的70年,是在追求卓越的征途中发展壮大的70年,也是在薪火相传的接力中砥砺奋进的70年。

从21人的延安清凉山气象训练队到如今十余万之众的高素质气象人才队伍,从观测预报服务业务基础薄弱到气象现代化整体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从以服务国防为主到走入寻常百姓家,历经巨变的新中国气象事业,始终深深植根于党和国家伟大事业的火热实践。

70年来,广大气象工作者不负党的重托与人民期待,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气象发展道路。气象事业成长的澎湃之音,始终与国家前进的强劲脉动同频共振,中华大地处处可感知。

中国特色的气象服务体系,焕发强大能量。它在超强台风、低温雨雪冰冻等一次次重大自然灾害抢险救灾中百炼成钢,也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增光添彩;它曾在载人航天、三峡工程等重大工程中保驾护航,也持续为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添砖加瓦。

1969年年初,一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席卷长江、黄河流域,从华东到中南地区,有线通信全部阻断,黄河以南的铁路交通完全中断。1月29日,周恩来总理紧急召集邮电、铁道、气象等部门研究应对。彼时,气象监测资料缺乏、预报提前量有限,且关键信息常被西方国家“卡脖子”。周恩来连叹“落后”,语气坚定——“要搞我们自己的气象卫星!”

历史的巧合,有时意味深长。

2018年9月,同样是一场气象灾害——超强台风“山竹”接连登陆菲律宾、中国并影响越南。随着菲律宾和越南先后发出申请,来自中国的风云气象卫星加密观测数据,实时传往两国,成为菲越两国防灾救灾的第一手参考。这时的风云气象卫星,已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名片,扛起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

从“一片空白”到“惠及全球”,风云气象卫星的发展巨变,折射出一部中国气象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史,映照出广大气象工作者在探索奋进中建设气象现代化的坚定不移。

曾经,全国气象台站只有101个,寥若晨星;气象仪器设备简陋,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气象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全国仅600多人。站在新中国气象事业的起点,这些现实,无一不是需要翻越的“雪山”和“草地”,无一不是亟待征服的“娄山关”与“腊子口”。

从一穷二白起步,在砥砺奋进中开拓,于奋起直追中超越,70年来气象现代化建设迈出每一个步伐,都铿锵有力。

新中国成立之后,百废待兴。气象部门克服人员、物资、经费、技术等各种困难,大力推进台站网建设,酝酿雷达、卫星等研制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全面加速。第一份《气象现代化建设发展纲要》出台,全面推进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建设。

党的十八大至今,提质增效。气象现代化建设紧紧围绕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展开,探索发展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开启迈向现代化气象强国的新征程。

而今,细微之处尽显大国气象:

一秒钟,气象部门高性能计算机的峰值运算速度达8千万亿次;一分钟,探空气球可爬升400米,无人机可观测边界层15种气象要素;一小时,天气雷达能完成10次扫描,智能网格天气预报结论可更新6次。事业发展的明快律动,让人无时无刻不感受到现代化建设、科技创新带来的惊喜。

“气象事业始终根植于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与国家发展同行共进、同频共振。伴随着国家发展的进程,气象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落后到先进,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气象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秉持人民利益至上这一根本宗旨,统筹做好国防和经济建设气象服务。”中国气象局局长刘雅鸣说。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