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颂迪:我和我的祖国——在西南联大

2018年9月我从河南平顶山来到云南师范大学攻读研究生,作为第一次离开家门的孩子,心中既惊喜又憧憬。云南师范大学与其他师范大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前身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946年,组成联大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复员北返,云南师范学院留昆独立建校,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

刘颂迪:我和我的祖国——在西南联大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9-29 14:4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初识

2018年9月我从河南平顶山来到云南师范大学攻读研究生,作为第一次离开家门的孩子,心中既惊喜又憧憬。云南师范大学与其他师范大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前身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946年,组成联大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复员北返,云南师范学院留昆独立建校,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

听着校歌“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经过百师墙、浩气水渠、人杰园等人文景观一路来到红烛广场,只见红色与半圆形的布局交相辉映,闻一多先生的塑像屹立着,凸显出坚持真理、追求民主、爱国图强和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 红烛”精神。

我不禁疑惑,一直以来西南联大被人们誉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那么在战火纷飞之际,在学习、生活、工作条件都极其恶劣的环境中,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联大校友陈岱孙教授曾说道,“身处逆境而正义必胜的永不动摇的信念、对国家民族的前途所具有的高度责任感,曾启发和支撑了抗日战争期间西南联大师生对敬业、求知的追求。”

忆往昔

在西南联大的师生中不少人曾参与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他们在辗转千里南下过程中,更目击山河破碎,强敌侵虏,面临亡国的危难,愈加激发起满腔爱国热情。1943年曾举行盛大的“五四纪念周”,面对反动政府和军警特宪的压制与迫害,带头发起震动全国的“一二·一”爱国学生运动,一时之间,以联大为首,昆明成为全中国的“民主堡垒”。

2018年11月1日是西南联合大学在昆建校暨云南师范大学建校80周年华诞,在史晓宇老师带领下,我们去了西南联大旧址。那里有一座“一二·一”烈士墓,其中长眠着为民主自由而英勇献身的四位烈士——于再、潘琰、李鲁连、张华昌。墓西,耸立着一块由著名学者冯友兰撰文、闻一多篆额、罗庸书丹的中国一代名校——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享有“三绝碑”的美誉。1178字的碑文,通篇诉说联大建校始末及历史意义,洋溢着强烈的爱国热情。

校史馆里还原了当时的学生宿舍,大部分是茅草顶的土坯房;学生上课的教室,均是“火腿椅”……我眼前浮现出电影《无问西东》中的画面,大雨滂沱,密集地拍打着屋檐,顺窗户落下,忽然狂风大作,雨借助风势一股脑地扑向教室,从学生的脸颊滴答落下。雨哗哗的下,教授认真的讲,学生专心的听,直到雨水大的实在讲不成课了,教授便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大字——静听雨声。在艰苦的条件下,学生们以“上前线的激情”来发奋读书,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如“两弹元勋”邓稼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功勋卓著的航天人”王希季等。随后,情景剧《联大往事》中再现了当年西南联大“第二课堂”茶馆里的故事。在炮弹的狂轰乱炸中,这里产生了独特的同事之情、师生之情,甚至还有校园中的爱情。在国难面前,师生们团结一心、互帮互助。每个人都有强烈的爱国情怀,甚至有数以百计的青年学生投入到战争前线,并为此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看今朝

如今,云南师范大学建校80年来,已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20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它具有的不仅仅是丰厚的历史底蕴,更是对西南联大时期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在历经时间的洗礼和历史留下的沧桑后,依旧风采动人。云南师范大学外语专业1994级毕业生和志虹,到海地执行维和任务时,遇到地震不幸牺牲。她为了世界和平和国际维和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她的奉献精神和高尚品质永垂不朽。

从少先队队员,到共青团团员,再到中共党员,每次的升旗仪式总能带给我不同的感受。伴着国歌的激昂旋律,眼神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内心总会深切感受到身后站立的是强大的祖国,一股无限振奋、无上光荣的激情与自豪感油然而生。在我小学六年级以前,父亲一直在新疆某部队当兵,每年寒暑假我和母亲都会去探亲。还记得部队里的紧急号一吹响,队伍迅速集合完毕,无论是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大雪纷飞的冬天,他们始终坚持训练。食堂门口齐唱军歌的时候,我都能感受到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他们与维吾尔族人民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血肉联系。部队令行禁止步调一致的作风,严明的组织纪律,战士们身上不怕牺牲、勇于拼搏的精神,让我从小耳濡目染,对祖国的感情更加炽热。

我的老家在河南的一个小村庄,和母亲从父亲那里探亲回来,就回去看望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印象中的小村庄在不停变化着,泥泞小路变成了条条康庄大道,瓦房变成了桩桩小楼……祖国富强了,家乡变美了。父母作为农村出来的大学生,从无到有,一直为梦想奋斗着,还记得看《芳华》时母亲湿着眼眶说,这就是我们那辈人的青春。

展望

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正式开幕,2015年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2019年9月28日女排取得“十连胜”。我们的祖国一步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发展到腾飞,人民的生活从苦到甜、国家和综合国力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东方巨龙的凌空腾飞,吸引着国际社会关注东方、关注亚洲、关注中国,一个新型的世界格局将由此而形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划时代历史契机将由此而开始。

在十年前,国内或许还对欧美事物存在着过度崇拜,觉得国外什么都好,出国留学似乎还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国外定居更被称为“人生赢家”;然而在科技与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的崛起、国家的日益强大为青年人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广阔的舞台和强有力的后盾支撑,海外学子回国服务、报效祖国的心情更加迫切。

青年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90后科研团队突破滴血验癌难关”、“90后女副县长曾公派赴美读博”、“90后担任博士生导师”……90后出现公众视野的频率正在上升,他们用实力向世界发起宣告。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不仅要掌握知识和理论,更要学习先辈身上的品德和精神,要有时代责任感和爱国热情。每个人都应把对祖国深深的爱化为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每件事情,把自己的远大理想化为扎实的奋斗,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理想。张曼菱曾说道“精神的力量和思想的火花,不会戛然而止,还会不断再生于新的时代之中。”在西南联大的日子,在先辈铸就的这片土地,在和平幸福的年代里,定会将联大的精神延续。用实际行动,表白“祖国,我爱你!”,高呼“我与祖国共奋进!”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