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平:今日之新中国

当历史和时间走到一起的时候,催生了一个中华民族历史上重要的节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王海平:今日之新中国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9-28 14: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当历史和时间走到一起的时候,催生了一个中华民族历史上重要的节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新中国带着信仰之光、精神之光、自强之光、复兴之光从历史的深处走来,盏盏灯光,如点点繁星,如日月耀眼,使五千年历史的星空更加璀璨。这是我们每每一名中国共产党人用青春之火散发光热,指引中国发展,照亮复兴之路的灯光!辉映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一个又一个发展成果。这些光辉是有生命的,它照向了美好的未来,它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忠诚与理想,它见证着新时代的征程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面对新中国70年的历史光辉,我备感自豪,它点亮的不仅是我无悔的青春岁月,还有我矢志奉献人大事业、争做时代先锋的远大理想!

我常想,七十年,是一个什么概念,对一个人而言,或许是生命的大半,应是人的一生中最好年华的展现;而对于一个国家,是则发展进程中的一小段;在历史的长河中,必然是短暂的瞬间。从1949到2019,这七十年,中国发生了沧桑曲折、地覆天翻、旧貌变新颜,站起来了,富起来,到强起了,中国,踏着时代的鼓点,和着人民的心声,正意气风发地走在康庄大路上,在天地间奏响了动人的旋律,写下了壮丽的诗篇。

都说新中国70年岁月静好,那是因为有人在负重前行。当我站在天安门前,注视着她的时候,刹那间,我开始明白,我们对事业的坚守,和前辈们一样,不是靠着一时的激情,而是靠着恒久的初心。为了寻求中国出路,梁启超写出了《少年中国说》;李大钊将“改进立国之精神”“求一可爱之国家而爱之”作为自己毕生奋斗的事业;方志敏在狱中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毛泽东主席夜以继日、不知疲倦地写出了《论持久战》,连棉鞋着火了都不觉的痛。每次读这些文章的时候,我总觉的读出来的是他们的声音,这声音之所以令人动容,是因为这声音背后蕴藏着的故事和力量!他们如战鼓,鼓舞人心!他们如号角,催人奋进!是因为,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强大的、统一的、复兴的中国梦。为了实现这个梦,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绣织起了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作为新中国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我们可以数十年如一日地默默耕耘。一代代中国人的初心不改,一代代中国人的初心传承,一代代中国人的初心发扬,成就了新中国70年的事业辉煌。

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把握未来;只有认知文化,才能汲取力量;只有感悟辉煌,才能点燃激情。站在历史和未来相交的70年这个交汇点上,处在新时代发展的新征程上,守护先辈们的革命成果、延续红色基因,绽放新中国新的时代光芒,是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今日之新中国是怎么来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不忘初心、英勇斗争、牢记使命换来的。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中有初心,党章党规中有初心,根本宗旨中有初心,奋斗目标中有初心,誓词誓言中有初心。也正是因为这个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无论是面对强大凶恶的敌人还是面对艰难困苦的环境,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刑场上,为了求得人民的解放、民族的独立,他们甘冒枪林弹雨,不惜流血牺牲。革命烈士夏明翰临刑前写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诗句,就是当时无数共产党人的心声,也正是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真实写照。正是历代共产党人忠贞于自己的理想信念、初心和使命,以“何曾怕断头”的革命精神前仆后继、英勇斗争,才赢得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并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使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今日之新中国,是什么样的?已不再是那个腐败无能、让洋人的坚船利炮轰开国门任人百般欺侮的满清政府,已不再是积贫积弱、让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任意践踏丢疆失地的旧中国,而是一个充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新中国;而是一个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现在的强起来,一步步崛起,如今以昂扬的姿态,向世界展现着自己的风采,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奇迹”的新中国;而是一个脱贫攻坚的承诺掷地有声、亿万农民喜庆丰收节的新中国;而是一个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生态常新的新中国;而是一个在浩瀚宇宙、深海大洋扩大了话语权的新中国;而是一个港珠澳大桥贯通了粤港澳三地、雄安崛起的新中国;而是一个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发挥中国力量让未来的世界与伟大的中华共享荣光的新中国;而是一个执政党敢于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党的组织更加坚强有力,党员队伍更加纯洁的新中国;而是一个中国共产党“能”,马克思主义“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新中国;而是一个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接近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中国。

踏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沐浴着祖国的每一缕阳光,注视着祖国的每一栋高楼,回望祖国母亲每一个前进的足迹,心中涌现出对祖国真挚的爱恋和自豪。骄傲与自豪充满了我的心房!中国变了,但在我看来,变的是岁月,不变的是品格;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初心;变的是面貌,不变的是自强;变的是理念,不变的是梦想;变的是人们的生活品质,不变的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从改革伊始到全面深化,变的是效率的提升和事业的开拓,不变的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期待。新时代继往开来,守正出新,如今新机构已经运转,变的是名称,不变的是责任;变的是环境,不变的是使命;变的是单位门口挂的牌子,不变的是在新时代奋斗的舞台。关于变与不变的话题,永远也说不完——变化的是命运,不变的是精神;变化的是生活,不变的是情怀;变化的是时代,不变的是我们的初心。变化中那些不变的坚持,才是“不忘初心”的正确姿态。

今日之中国,“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再读《少年中国说》的时候,虽然又多了几丝新生的白发,细小的皱纹悄悄爬上了脸庞,但我无怨无悔。

今日之新中国,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蓝图正徐徐展开,召唤着军人保家卫国,守护好家园;召唤着农民,辛勤劳作,获得好收成;召唤着工人,精益求精,中国制造;召唤着公务人员,以国家社稷为重,为人民谋利益……

这是个充满激烈变革的伟大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马克思说:“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世存在。”李大钊说过:“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对于我而言,就是要捍卫人大制度,热爱人大事业,奉献人大工作。立足脚下的这片土地,自然禀赋、风土人情、诗情画语、历史印记,无不让人驻足思量、无不让人魂牵梦绕。昨日之阳泉、文化厚重,今日之阳泉、姿态奋进,明日之阳泉、蓝图可期。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只有为民族复兴伟大事业作出了贡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就让我们怀愚公之志,尽担当之责,撸起袖子加油干,一道去奋斗、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