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久勤:种菜卖菜记

我生于一九四四年八月,早已是古稀之年,亲眼见过国民政府的脏乱,亲眼见证了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在句容的坠落,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在句容城门的冉冉升起!今年的十一,就是建国七十周年了。七十年来的变化,真的是沧海桑田今胜昔,翻天覆地慨而慷!

凌久勤:种菜卖菜记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9-27 15:0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我生于一九四四年八月,早已是古稀之年,亲眼见过国民政府的脏乱,亲眼见证了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在句容的坠落,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在句容城门的冉冉升起!

今年的十一,就是建国七十周年了。七十年来的变化,真的是沧海桑田今胜昔,翻天覆地慨而慷!

我是个地道的农民,村上人都叫我“老农民”,直到现在,我也不曾一天离开土地。今天早晨,我还骑着电动车,载着五十斤豇豆,到句容的南门菜场卖了一百五十元。

我要说的,就是我种菜卖菜的苦乐史、发家致富的奋斗史。

在解放之前,甚至解放之后的一段时间,句容的城门是定时开关的,也就是说,在晚上,你是无法进出句容城的——这就是所谓的“闭关锁门”。后来,城墙拆了,城门废了,进出毫无障碍了。

我家在县城南面,离县城十里地。在改革开放之前,农业生产和管理高度集中,生产队长天天吹哨子,劳动形式是大呼隆,分配方式是大锅饭,生产效率极低,村民经常处于忍饥挨饿状态。那时候,家里只有墩子上的一分自留地,六十多个平方米。为了挣点零花钱,我就把自留地全种上了各式蔬菜,在豇豆、茄子、黄瓜、毛豆等等,几乎全部用来卖。那时候,句容是没有农贸市场的,卖菜就在当时的鲜鱼巷口,如今的市中心的十字街上。如果遇到高温和下雨,是没有办法躲避的,只能挨晒和淋雨。记得七六年七月,烈日当头,我带着八岁的儿子在鲜鱼巷口卖东瓜,只卖一分钱一斤。问题是,直到中午,一百五十多斤的东瓜也才卖出一半。而此时,儿子却被晒得中暑了,瘫在了地上。我吓得赶紧找水给儿子降温。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打来了井水,泼在儿子脸上,儿子终于缓过气来。我非常激动,在当时县城唯一的冰棒店,花五分钱,给儿子买了一支冰棒——这是儿子第一次吃冰棒,别提多开心了!最后,没卖完的七十多斤东瓜还得吭滋吭滋挑回家!

由此可见,当年农民卖点自家种的菜,是多么的困难呀!

后来,随着城市的建设,菜场转移到了建设路。建设路也是句容的主干路,又要卖菜,又要走人行车,路况当然是水泄不通,一塌糊涂,尽显乱象。菜在大街上摆卖吧,拥挤不堪,在背街小巷卖吧,又卖不动——唉,真是两难!

一九七八年,一声春雷,万壑开颜!党的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就是俗称的分田到户,点燃了地火,唤醒了沉睡已久的农村大地!农民的春天来了!

因为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我就发挥自己的专长,更多地搞起了蔬菜生产,尤其是大棚种植蔬菜、反季节菜。连续几年,我反季节种植豇豆和丝瓜,每季的收入抵得上别的村民做木匠或瓦匠一年的收入。八十年代后期,放开搞活,改革开放进一步扩大。我独辟蹊径,在灶门口养地鳖虫,到菜市场上卖给药材贩子。更为异想天开的是,我竟然第一个在句容种起了生姜——要知道,句容以前从来没人种过生姜的!句容的生姜基本上都是从山东拉来的。我就在市场上跟卖生姜的山东人拉呱,了解生姜的生长环节和种植技艺。很快,我就学会了生姜的种植技术,种了一亩地的生姜。生姜的收成不错,卖价比其他常规品种高多了。因为生姜,家里的生活条件更好了。

后来,句容新建了东门菜场,在东门桥附近,沿河边,我卖菜就转到了东门菜场。不过,东门菜场室内的固定摊位都是提供给固定菜贩的,我们零卖的农民只能沿着河边路摆放,还是免不了挨晒受冻,淋雨吃风,有时候,还受到管理人员的驱赶,还时不时有人来收管理费,五块十块的,钱不多,也是血汗钱哪!

再后来,句容建起了更大的南门菜场——南门农贸市场,因为交易更为活跃,我卖菜就转到了南门菜场。

转眼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南门菜场发生了巨变——竟然专门为我们自产自销的农民建起了自产自销蔬菜疏导区!

这个疏导区位置非常好,就在农贸市场的前沿位置,大约有几百平方米,全部由彩钢瓦建成,整洁大气漂亮,大概设置了几百个摊位,能同时容纳数百人交易,也就是说,每个自销的农民都可以通过抽签,抽到自己的台位,关键是,有人悉心管理,却一分钱不收!

从此后,我卖菜就成了一种享受——再也不会淋雨挨风,再也不会被人驱赶,再也不会拥挤凌乱!

如今,当我沐浴着朝阳,骑上电动车,到南门菜场卖菜的时候,发自心底唱起了一首歌:“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