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作贡献

发展ICU需要病源,叶英到各科室去跑,找医生,和病人家属谈话,病人和家属渐渐对这个女医生产生了信任,愿意到ICU救治。肠内营养、呼吸机应用、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紧急救援、创伤包扎、休克、呼吸衰竭……叶英手把手教医护人员提高技能。

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作贡献

来源: 中国青年报
2019-08-22 09:0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我是被父亲赶来援疆的。”叶英一脸自嘲的笑容,眼里闪过一丝泪光。

2016年11月的一天,叶英的父亲,一名年近80岁的知识分子得知援疆信息后,第二天一早便赶到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ICU病房,对正在查房的女儿说:“新疆最缺医生,现在国家需要你,你就去做该做的事,作出自己的贡献。”

叮嘱了女儿两三分钟,这位被医院返聘的老先生转身离开。前一天,徐州医科大学在学校网站上发布了派医生去援疆的消息,曾经担任过学校信息科主任的叶英的母亲第一时间看到了,援疆需要一位ICU医生,女儿符合条件,老两口一合计,第二天专程找女儿当面“下达命令”。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急诊ICU科室副主任,此时的叶英已经功成名就,她放不下家里,4位老人年事已高,女儿正在徐州医科大学学医,准备考研究生。女儿反对她援疆,“我出生后,你一半时间都在外面学习工作,这次我考研,这么重要的时候你又要走?”

对家人特别是对女儿心存愧疚,但父亲的教诲又在耳边回响。怎么办?

叶英最终选择听父亲的,成为这批援疆医生中唯一的女性。

动身去新疆那天,妈妈和女儿都没敢来送她,丈夫一整天都在家庭微信群里不停播报她的行程。当飞机落地,叶英收到几十条微信。从喀什到阿图什,她哭了一路。

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一定要作出自己的贡献。叶英牢记父亲这句话。

重症医学科肩负全院危重病人的抢救重任,重症医学科的实力反映了一个医院的综合实力。初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克州人民医院”),叶英遇到了一个难题,医院ICU科室病人很少,一周只有两三个病人,好多急救设备闲置,没有人会用。究其原因,科室人员技术水平低、设备少、救治率低,病人也不愿进重症监护室,认为进去就没希望了,花了钱却救不了命,不值得,病重了就转去喀什市或者乌鲁木齐市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推广新技术必须有充足的病源,没有病人如何提高技术水平,援疆的目标是要把技术留下来、把医疗队伍带起来,否则援疆医生走了,技术就中断了。

初到当地时,叶英出现了高原反应,头疼、眼疼、失眠,血压高达180/120mmHg,晚上一个小时醒一次。但不论夜里几点,只要医院有急救,她随叫随到。

此后,叶英又遇到另外一道难题,江苏省对口支援克州开展的救治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润心计划”项目,帮助了许多先天性心脏病人做康复手术,病人需要进重症监护室监护治疗。但徐州医学院心脏手术有专门的重症监护室,她所在的ICU科室没有接收过心脏病人,经验不足。

叶英决定啃下这块硬骨头。她找来40多例心脏术后患者病例,仔细研读,查最新研究进展,学习用药,和“润心计划”医生一起监护病人。第一批心脏手术患者进入ICU病房后,叶英24小时在医院守护,住在病人隔壁床上,直到患者康复顺利出院。一年来,叶英和同事成功监护了100多例“润心计划”患者。

成功抢救一名孕妇,挽救了3条生命,再一次让叶英和ICU科室名声大震。

2017年3月中旬,到达克州人民医院第二周,医院接收了一名孕妇,怀有双胞胎,产妇术中出血较多、心衰、并发凝血功能障碍,病情十分紧急,被转入ICU病房。

叶英、徐华、张喜3名医生共同参加了对产妇的抢救。经过4个小时的抢救,患者的凝血功能得到改善,拔除了气管插管。

刚松口气,患者再次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呼吸频率增快,血氧饱和度下降。紧急时刻,叶英和同事作出准确判断并及时处置,孕妇病情渐渐平稳。

没想到,两名新生儿又出现问题,先后3次出现危重病情。经过叶英和同事们的精心抢救,母子3人终于平安出院。

发展ICU需要病源,叶英到各科室去跑,找医生,和病人家属谈话,病人和家属渐渐对这个女医生产生了信任,愿意到ICU救治。

ICU科室里的医生职责很重要,叶英逐渐加强科室医护人员培训,教大家怎么查房、检查时怎么站位、常见突发病如何处置,请内地大医院专家来讲课,连续举办六期讲座,邀请各县市ICU科室医生都来参加。

肠内营养、呼吸机应用、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紧急救援、创伤包扎、休克、呼吸衰竭……叶英手把手教医护人员提高技能。

姜玉芬和闫阳是叶英正式收的两个徒弟。在克州医学急救大赛上,姜玉芬拿了第一名,在新疆全区比赛中获得了第六名,ICU科室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及控制》案例得到国家首届医疗标准执行竞技赛第九名的好成绩。

姜玉芬感慨地说:“叶主任对我帮助很大,现在我可以独立开展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操作,急救技术有了很大提高。”

闫阳被派往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学习3个月,叶英帮他安排免费吃住,跟随资深专家学习血滤、重症超声、气管镜,学习结束后顺利完成了考核。

在叶英的指导下,ICU科室科研工作有了零的突破。她因地制宜,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课题、解决难题。

姜玉芬说:“叶主任教我们从肠内营养、呼吸机的应用着手,收集数据,统计分析,以前总认为科研是高大上的,原来只要用心观察思考,临床问题归纳总结了,就可以搞科研。”

ICU科室主任张喜的一个课题一度陷入停顿,在叶英帮助下,《谷氨酰、丙谷氨酰联合肠内营养在重度颅脑损伤中的应用》顺利结项,联合署名在国内医学核心期刊上发表了文章。

ICU科室救治率大幅提升,许多重症病人从喀什市转入克州人民医院救治。2018年前5个月,ICU病房合计收治402人,抢救成功率达到了95%。

医生收入上来了,更多医学人才愿意来克州人民医院工作。一年来,克州人民医院招来了1名博士生、好几名硕士生。

援疆工作风生水起,女儿考研却出了意外。2017年12月16日中午,电话响起,丈夫告诉她,女儿研究生的代码报错了,没有任何办法补救,这意味着女儿当年没有希望考上研究生了。

“我是个不合格的妈妈。”叶英泪水涟涟,女儿从入学开始就把读研究生作为目标,从大一开始就没有放松一天,拿了多次奖学金,身为硕士生导师的妈妈没有帮助看一眼她填报的志愿。

援疆期间,丈夫天天叫外卖,春节回家,叶英给丈夫包的饺子塞满了冰箱。

“我援疆只有这一次机会,我要为克州人民作出自己的贡献,女儿考研究生还有机会。”叶英这样安慰自己。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