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造房子

穆威看到了这些孩子小小身体里的巨大能量,“成年人很难造出这些超乎想象的建筑,你不知道孩子们的创造力有多么惊人。穆威的思路是,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工具打造用户可以参与其中的建造体系,像玩具一样建造,像游戏一样参与。

带孩子造房子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06-04 06:4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离开繁华的城市,在田园里,一帮老师带着学生上起了课:先普及建筑知识,然后抛出题目——想象你有个房子,它会是什么样子?学生们开始画草图、做模型、讨论方案,再一同挖地基,切板材,搬砖搭建,随后,一座房子就建成了。

这是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师穆威开创的课程体系。在这里,毫无专业基础的大人及小孩只要以家庭的形式参与,几天后就能亲手搭建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

孩子们脑袋里的天马行空,白纸上一笔一划的光怪陆离,一一在大自然里落成。这些建筑被用于展览,或是干脆永久留存,在未来,还能实现分时度假。

这也是一向被称为“返自然”的建筑师穆威,最成功的一次商业探索。在他的手中,建筑变成了可以复制的教育产品,摒弃了千篇一律,正以一种新的自然生活形态,再一次回到了人们身边。

回归自然的建筑师走出“自嗨”状态

作为挪威注册建筑师协会会员、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建筑实验室主持人,80后穆威在国际上屡屡参展和获奖,可他只对“回归自然”情有独钟。

“一提起想住的房子是什么样,几乎所有人都会想当然地照着家庭结构回答,2室1厅、3室1厅、4室2厅。”穆威对此颇为头疼,在他看来,当代社会的建筑整体走向了商业化,方方正正的写字楼、规规矩矩的住宅、统一色调的政府大楼,“这让人们很难相信建筑是一种文化或艺术了”。

他记忆里那些关于自然的片段常常涌上心头。小时候,父亲对穆威没有考第一或当升旗手的要求,相反,常常带着他上山打猎,下海潜水,他们还曾一起寻找被淹没的长城和烽火台。他童年的关键词是院子里的绒花树、家里养的猫和多得泛滥的兔子。

从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本科毕业后,“想看看真正的建筑是什么样”的穆威,没和周围的同学一样选择考研或留在设计院工作,他得到了西班牙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工作邀请,立马找朋友借了5000块钱,买了张机票飞去了西班牙。

在那里,穆威有种“被唤醒的感觉”。欧洲的事务所普遍艺术化,他因此尝试了不少好玩的事儿。两年后,“不安分”的穆威又从西班牙跑到了挪威。那里的自然环境更令他深受触动,“夏天凌晨3点天就亮了,很多海鸥会在海边木屋的窗前飞舞、拍打翅膀,叫我起床。那里的小孩从小就学习木工,在野外玩耍。”

他设计了树上的房子、水边的房子、悬崖边的房子等一系列自然的作品。那时候,他“花三分之一的时间工作,三分之一的时间参加聚会,另外三分之一的时间旅游”。

如果不是参与设计的上海世博会挪威馆方案中标,这位建筑师原本可能会继续过着“跳岛式”的旅居生活。回到中国后,他被母校“召回”。在武汉,他却一度有些困扰:生活被忙碌和奔波充斥,一家人即使住在一起,也总是各忙各的。他期待离开城市循规蹈矩的生活,去找寻自然的生活状态。

有没有可能,让更多的普通人也能一起参与到建筑的过程中?拍着脑袋,穆威有了想法。2012年起,穆威在城市里召集很多“好玩儿”的家庭,带着这些家长和孩子一起去大自然采风、设计、建造,盖自己的房子。

可作为艺术家背景的人的通病是,一直以来总用“逆商业化”的标准决定工作方向,他把精力放在儿童工作营以及乡村、社区共建之类项目上,每次的实践都是全新的,“给自己找了不少麻烦”。

“好的产品需要好的商业模式。”2017年,穆威决定走出“自嗨”的状态,在实践过程中,他发现可以把建房子变成可复制的教育产品,“是一种聚合了教育盈利、课程产品等多种风口的东西,它是某种教育,也是一种新的自然生活形态”。

“让房子以另一种形式重回人们身边”

用穆威的话来说,这是个“既不用考试也不存在考级的项目”。他对于参与报名的家庭从不设置硬性的门槛,只要有兴趣,建筑背景空白都可以来,反而是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家庭会被“另眼相看”——他不希望对方已经被既定的思维模式局限。

比如脑子里装满户型概念的一个学生,曾当着穆威的面,打开电脑建模。“实在担心他把其他小朋友带坏了”,穆威不得不狠心把他从队伍里剔除。

当然,穆威的筛选也有硬标准。他们在发布的问卷里植入了一些问题,比如,和其他伙伴发生争执时会怎么办?他关注这些孩子和家长的性格特点,要有一定团结协作的能力。基本筛选完成后,他还会进行一次面试。

“我们希望看到家长那种热情似火的眼神,一起加入课程,进行探索,而不是功利地想要做出什么。”他说。

这门课程,除他之外,带队的老师有六七位,基本都是设计师。所有的一切需要家长、孩子和老师一起动手完成。去年暑假,穆威和土地方合作夏令营,他们把地址选在了莫干山。这些家庭在山间砍起竹子,“有种开疆辟土、荒野求生的感觉”,这个过程里,干到投入的年轻妈妈甚至直接扔下了防晒的装备,项目结束几个人都黑了。

穆威惊喜地发现了一些更为动人的故事。一次,在项目结束前的倒数第二天,下完雨的马路上车辆来来往往,孩子们发现,一群蜗牛穿插其中,很容易被行驶的车辆压死。刚刚学会盖房子的小家伙们立刻给自己加课,他们跑去临村捡些边角料,木头绑着木头给蜗牛做好了家,还贴上了蜗牛的专属名片。

穆威看到了这些孩子小小身体里的巨大能量,“成年人很难造出这些超乎想象的建筑,你不知道孩子们的创造力有多么惊人。”

这无疑是个难得的机会,所有人抛下了繁重的工作,专注地干起一件酣畅淋漓的事儿,就像回到了古代,择地、伐树、举木为梁,老少、邻里齐上阵,回归自然。

家庭中的每个成员,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特殊价值:身强力壮的老爸凸显了男性角色;老妈无论是冲在前方或是做好后勤,只要能干也都会得到孩子的钦佩和称赞。

“很多人是抱着教育属性的目的参与的,但之后,他们发现普通人是真的可以盖房子。”穆威说。

他们营造了向往中的简约和超凡脱俗的一种状态。他所希望的,也正是这些家庭能通过这项课程,获得对世界的真实了解,“让房子以另一种形式重回人们身边。”

截至目前,他们造过的房子有武汉汤逊湖边的“天空之城”,获得了“2014年斯洛维尼亚的欧洲设计年上获选全球五十大建筑”,被剑桥大学评为“全球年度十大教育建筑”;以装配式建造模式,完成了“石榴居”获得国际绿色建筑银奖;在武汉搭建了“丝房”,得到“WA中国建筑奖”;在广西建造的南院被《Domus》杂志评为全球年度Top15设计。

这些项目的完成时间少则半天,多则一周,每个家庭花费在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前期的推广也远比想象中顺利。穆威第一次开展这个项目是在六七年前,那时候,二胎政策还没放开,人们对教育的诉求也没有现在强烈,分享式的社交软件尚未大火,可凭着论坛发帖,他还是收到了不少家庭投来的申请。

这些家长多是大学老师、企业高管或海归。“总体来说,就是特别渴望有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

目前,他已经接触过1000多个家庭,其中60%都成了这个项目的“回头客”。

“人人能建造属于自己的自然之家”

虽然回国后一直身处高校,但穆威绝对是个“非常规的老师”,他戏称自己不是“处在温室里的学究”,相反更贴近社会一线,“特别渴望了解时代最前沿的东西。”

他是互联网科技的粉丝:除了上课和研究建筑,一半的时间都花在琢磨互联网游戏和产品上。这个疯狂的互联网爱好者,对人的消费习惯有着浓厚的兴趣。

穆威有种明显的感觉,这几年,民宿越发火爆,“以前大家不理解为什么要花2000元住一个没有星级标准的地方,但这几年反而希望去过与城市不一样的‘第二生活’:寻一方安静的空间,完全不用操心见谁,就这么闭关睡到自然醒,喝着咖啡随手分享后,还能被朋友圈的人大呼羡慕。

在穆威的印象里,建筑在过去似乎始终没有被互联网化。他开始思索,结合互联网,这个传统的行业可不可能有更加新颖的打开方式?目前,项目中搭建的建筑产品,有些属于艺术节的相关部分,具有临时的属性,这些短期的产品能否存留得更为长远?

穆威的思路是,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工具打造用户可以参与其中的建造体系,像玩具一样建造,像游戏一样参与。

在穆威的产品架构里,建筑被层层赋予了亲子教育和社交属性,用户可以先行观看关于建筑基础知识的讲解课程;之后,自行选择感兴趣的房子样式,比如城堡或是别墅;相关的几何数据在数据库中被调用出来,搭建完成后,配以标准化的物料,工作流程发布;网络的另一端,团队远程指挥当地的工作人员按照软件执行。在这种模式下,用户和建筑也形成了更多的互动,而非传统的“单线状态”——他们可以左右房间的陈设,让房子充满自我个性的痕迹。

目前穆威已经开始打造“秘密”的第二生活营地,他称之为开源建筑游戏,意思为让每个人都能参与进来的一个建筑游戏。他想告诉大家,“其实,真正的自然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景烁 实习生 郭晓阳 来源:中国青年报

(王景烁)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